有可能竞标千帆星座任务的火箭有哪些(包件一)
2025年7月23日,上海垣信发布了2025年运载火箭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招标共计7次发射服务,包件一为4次一箭10星发射服务,包件二为3次一箭18星发射服务,服务/交付周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6年3月。简单聊一聊包件一的情况。一、招标内容概况(包件一)
(一)要求1.投标产品须具有950公里近极轨道不小于2.8吨的运载能力。
2.投标产品在公告发布日之前有成功飞行经验,需提供签署版《飞行结果分析评审结论》。
(二)价格
最高限价为含税单价55000元/公斤。项目为在轨交付,费用包括达到服务使用和验收要求及完成所有相关服务的费用(含发射场费用和第三方责任险费用等)。
(三)开标时间2025年8月11日10时30分
二、简单聊一下
通过分析与近极轨道相近的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并综合考虑价格、火箭是否在公告发布日之前有成功飞行经验等,看看哪些火箭有机会参与投标。
(一)民营火箭企业
目前,民营火箭企业的火箭型谱中,在垣信的公告发布日之前有成功飞行经验的火箭有以下几款:天龙二号、朱雀二号E、力箭一号、引力一号、双曲线一号、谷神星一号。
垣信的招标要求是投标产品须具有950公里近极轨道不小于2.8吨的运载能力,因此SSO(500 km)运力不满4吨的火箭,或许参与投标的机会就不大了。
1.火箭运力数据上面的6款火箭,其SSO(500 km)运力数据如下:
天龙二号:SSO(500 km)运力1.5吨;
朱雀二号E:SSO(500 km)运力4吨;
力箭一号:SSO(500 km)运力1.5吨;
引力一号:SSO(500 km)运力4.2吨;
双曲线一号:SSO(500 km)运力300 kg;
谷神星一号:SSO(500 km)运力300 kg。
因此,上面的6款火箭中,可能有机会参与的也就朱雀二号E和引力一号。2.火箭简介
(1)朱雀二号E
朱雀二号E(ZQ-2E)是蓝箭航天在朱雀二号(ZQ-2)液氧甲烷火箭基础上改进的中型运载火箭。朱雀二号作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于2023年7月复飞成功,填补了国内液体火箭型谱空白,并验证了液氧甲烷推进剂的高效性和环保优势。基于此,蓝箭航天通过优化设计、提升运力及降低成本的目标,开发了朱雀二号E运载火箭,LEO(200 km)运力6吨,SSO(500 km)运力4吨,于2024年11月27日完成首飞。
(2)引力一号
引力一号(YL-1)是东方空间研制的一款捆绑式固体运载火箭,为三级半构型,芯级直径2.65米,捆绑4个助推器,单个助推器直径2.65米,高度10余米,如果加装固体上面级,火箭高度约29.4米,如果加装液体上面级,火箭高度约36米。2024年1月11日,引力一号首飞成功。长光卫星曾采购4发引力一号火箭,合同总价7.8亿元人民币,每发引力一号1.95亿元人民币,上述价格是批量购买价格,应当比单箭购买或拼车搭载更加优惠。(二)航天国家队
国家队的火箭中,SSO(500 km)运力大于4吨的火箭大概有以下几款:长征三号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长征八号、长征八号甲、长征十二号。综合火箭发射频率和价格因素,选择CZ-5系列的可能性不大。
1.相关火箭运力数据长征三号乙:SSO(700 km):>4.5吨
长征五号:SSO(700 km):>15吨
长征六号甲:SSO(700 km):5吨
长征七号:SSO(700 km):5.5吨
长征八号:SSO(700 km):5.5吨(CZ-822(HO))
SSO(700 km):3吨(CZ-820(HO))
长征八号甲:SSO(700 km):7吨长征十二号:SSO(700 km):≮6吨2.相关火箭简介
(1)长征三号乙
长征三号乙由航天科技一院研制,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重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是一型三级半构型火箭,带4个助推,每个助推搭配一台YF-25发动机。芯一级、芯二级直径3.35米、芯三级直径3米,全箭高度56.3米。助推器直径2.25米,全长16.094米。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首飞。截止目前,长征三号乙已经执行110次任务,成功率96.39%。根据中国卫通中星6C、中星6D、中星6E、中星26的发射和测控合同,长征三号乙高轨任务发射服务总价平均为3.9亿元人民币(含火箭和测控价格),单位载荷发射服务价格约为7.09万元/kg。中星6C、中星6D、中星6E、中星26打的都是GEO。(2)长征六号甲
长征六号甲是我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六号首飞成功的基础上,充分继承已有技术进行研制的一款火箭,主要用于执行近地轨道(LE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发射任务,LEO运载能力8吨以上,SSO(500km)运载能力不小于6.5吨。此外,长征六号甲也是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中型运载火箭中唯一能够在内陆发射场进行发射的型号,目前长征六号甲的所有发射都是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LC-9A工位发射的,用的是“一平两垂”(水平转运、垂直组装、垂直测试)的测发模式,依托固定发射塔架进行发射,测发周期大约为14天。
(3)长征七号
长征七号由航天科技一院抓总研制,为两级半构型,火箭芯级直径3.35米,高度53.075米,带4个直径2.25米通用助推器,单个长度26.903米。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长征七号立项时定位为长征二号F煤油换发版(CZ-2F/H),承担货运和载人任务。目前载人计划已取消。根据规划,长征七号基本型的主要载荷为天舟货运飞船,飞船以一年两次的发射频率支持我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从天舟六号开始,由于运力提升,逐渐变为以两年三次的发射频率支持我国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营。长征七号不仅可以发射天舟货运飞船,也可以发送其他低轨卫星,甚至和上面级组合,完成一箭双星或者一箭多星的发射任务。
(4)长征八号
长征八号由航天科技一院研制,于2020年12月22日成功完成首飞。长征八号有CZ-822(HO)和CZ-820(HO)两种构型。CZ-820(HO)构型不捆绑助推,芯一级3.35米、芯二级3米,高度48米,起飞推力约240吨,起飞推重比约1.21。CZ-822(HO)捆绑2个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高度50.34米,芯一级与助推器共4台YF-100提供起飞推力约480吨,起飞推重比约1.35。长征八号作为长征七号研制时的衍生型号,充分继承了已有技术,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其可以和主要型号共用产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其也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已有模块的缺点。
(5)长征八号甲
长征八号甲是航天科技一院研制的一款中型液体运载火箭,与长征八号相比,长征八号甲换装了通用氢氧末级,也换了更大直径的整流罩,弥补了我国未来低轨巨型星座组网发射的迫切需求。长征八号甲为两级半构型,带两个助推,芯级直径3.35米,助推直径2.25米,高度50.539米,质量约371吨,太阳同步轨道载荷(700km)运力约为7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可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201工位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发射。(6)长征十二号
长征十二号由航天科技八院研制,为两级构型,研制初期由航天科技八院自筹经费进行研制,代号XLV20。2024年1月,XLV20被正式命名为长征十二号。长征十二号不仅是我国首款3.8米直径火箭,也是长征系列火箭中首次使用煤基航天煤油飞天的火箭,我国的国情是富煤少油,区别于传统的石油基航天煤油,煤基航天煤油解决了我国航天煤油原料来源单一的历史难题。从动力来看,长征十二号一子级的YF-100J作为YF-100的深度改进型,将YF-100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为长征十二号提供了强劲高效的动力,但是二子级的YF-115性能有些鸡肋,作为我国研制的第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YF-115的喷管面积比较保守,比冲不尽人意。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凡是采用了YF-115的火箭,其运载比都远低于未采用YF-115的火箭。最典型的是长征七号甲,二子级工作段需要发动机提供正攻角来对抗重力损失,严重降低了火箭的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