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看懂商业航天|一周动态(2025年2月第三周)
2025年2月5日,垣信卫星发布《千帆星座2025年发射服务项目》招标公告,计划采购9次一箭18星的火箭发射服务,但因报名供应商不足三家而失败。2月11日,垣信卫星再次招标,依旧折戟于报名供应商不足三家。你好太空:千帆星座招标要求火箭可一箭搭载18星、800公里近极轨道运力不小于4.5吨且有成功飞行记录,而目前国内现役火箭符合要求的仅有航天八院的长征六号甲和航天一院长征八号。千帆星座的两次流标反映了我国商业火箭运力不足的尴尬现状。目前我国较成熟的商业火箭如谷神星一号、力箭一号等运力无法满足千帆星座的发射要求,而可回收火箭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实现入轨回收,目前明确表示2025年首飞的可回收火箭有国家队的长征十二可回收构型、商业航天的朱雀三号、天龙三号、星云一号、双曲线三号、力箭二号等。2025年我国多个大型星座开始快速组网,然而火箭运力不足大大限制了组网速度。可以说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各火箭公司能否突破技术瓶颈,形成高频发射能力。(图:千帆星座两次招标及失败公告 图源: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截图)
2025年2月20日,箭元科技宣布将进行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海上回收试验,计划完成发动机高空关机、二次启动等任务,整箭海面悬停验证海上软着陆回收。你好太空:本次回收试验是我国首个4.2米全尺寸不锈钢火箭海上软着陆回收试验,验证火箭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回收能力。高空关机、二次启动更是火箭“入轨+回收”的核心技术,若能成功完成,将加速箭元科技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进程,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深蓝航天为可重复使用火箭自主研发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目前已进入高频率常态化试车阶段,首批产品将装配于“星云一号”可回收运载火箭,该火箭将于今年二季度执行首次入轨发射及垂直回收验证。你好太空:深蓝航天自研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进入高频常态试车验证了其可靠性,为后续回收复用奠定了基础。2024年10月深蓝航天进行了高空垂直起降回收试验,但遗憾的是着陆关机段出现异常,导致箭体部分损毁,这样的失败,深蓝航天恐怕很难承受第二次。若二季度“星云一号”入轨回收顺利,深蓝航天后续抢占商业发射市场会从容很多。
(图:发动机试车 图源:深蓝航天)2月14日,国家航天局召开商业航天安全警示教育暨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宣贯会,会议旨在吸取教训,以案为鉴,提高企业安全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各级政府商业航天监管责任,推动商业航天安全规范有序发展。你好太空:2025年是我国商业航天爆发的一年,多款可回收火箭首飞、卫星互联网组网提速,商业航天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商用”,但快速奔跑也不能忘了安全底线。(图:天龙三号图源:天兵科技官网)
5、519.36亿元!推动成都市商业航天集群化发展2025年2月21日,成都市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现场推进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建设,集中签约47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519.36亿元。你好太空:2024年,商业航天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方产业均加速布局,成都市本次集中签约,说明中国商业航天正从“单点突破”转向“全产业链布局”。通过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及资本与政策的配合,加速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图:签约现场 图源:红星新闻)
近日太驿微行宣布成功完成2500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原点领投,上海浦东创新投资集团跟投,资金主要用于“超低轨智能AI卫星”研发。你好太空:2025年开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就非常活跃。2月7日,火箭贮箱生产企业九天行歌宣布完成A++轮超亿元融资,再加上近日完成2500种子轮万元融资的太驿微行,这两次融资都有国家产业基金或国有资本参与甚至主导,可见政策对商业航天的倾斜。
(图:太驿微行创始人长陈宏宇与郭华东院士在SDGSAT卫星发射前合影图源:空天界)
7、海南商发“可重复使用火箭海上回收系统”公布招标结果2025年2月22日,海南商发“可重复使用火箭海上回收系统”招标结果已全部公示结束,总投资8.059124782亿元。你好太空:本次招标共分为五个标段,各标段结果如下:①“海上回收船”中标方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总价为2.93亿;②“指挥测控船”中标方为“江西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海南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总价为4.5797亿;③“遥测控制系统”中标方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总价为2977.8万;④“船载通讯系统”中标方为广州通信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中标总价为1747.84782万;⑤“气象测量系统”中标方为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中标总价为768.6万。目前我国还没有海上回收船,待建成投入使用后将直接提升火箭复用效率与经济性,降低发射成本,为后续高密度发射奠定基础。(图:海南商发首次发射 图源:海南商发)
2025年2月15日,猎鹰9号成功将21颗星链迷你卫星送入轨道,本次发射也是一级助推器B1067的第26次复用飞行,创下了一箭26次飞行和回收的纪录。你好太空:猎鹰9号的26次回收纪录成功将航天竞争从“单次成败”升级成了“耐力赛”,不仅能回收复用,还能回收复用很多次。经此一役,SpaceX可以说是彻底将曾经质疑火箭回收复用的专家们踩进地心了。国内的可回收火箭们可得加把劲了!(图:猎鹰9号第26次回收 图源:SpaceX官网)
北京时间2月19日,猎鹰9号成功发射23颗星链卫星,级间分离后,一级助推器B1062成功回收,这是SpaceX首次在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域实现火箭回收,也是一级助推器B1062第16次飞行。你好太空:这是世界首次火箭从一国发射,在另一国回收。得益于SpaceX与巴哈马最近签署的协议,允许火箭在巴哈马境内着陆。再加上巴哈马冬季稳定的海况,SpaceX的发射效率和回收便利进一步提升。本次发射的东南弹道可以使猎鹰9号携带更多卫星,最大限度的发挥火箭性能,极地轨道载人任务(如“Fram2”)运力也有提升,此外,一级助推器第16次复用也创下了纪录。(图:B1062成功着陆位于巴哈马海域的回收船 图源:SpaceX官网)
法国阿丽亚娜航天公司计划于2月26日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场使用阿丽亚娜6火箭发射法国军方CSO-3侦查卫星任务。这是2024年7月阿丽亚娜6首飞以来首次执行发射任务。你好太空:此次发射任务标志着阿丽亚娜6正式投入运营,是欧洲航天“止血”与“续命”的关键一步,使欧洲重新获得独立发射能力,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但阿丽亚娜6仍是一次性火箭,在发射成本和频率上被SpaceX甩下一大截,只能说是暂解燃眉之急,低成本、技术成熟的可复用火箭研制还是得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