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2050未来在地球之外·畅想商业航天新蓝图

4月25日至27日,2050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一场以“年青人因科技而团聚”为愿景的活动,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便致力于打造开放、创新的交流平台,吸引全球青年围绕科技前沿话题展开探讨。本次大会吸引了近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爱好者,共同打造106场活动、394个分享,围绕科技、人文、艺术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泰伯网

✬ 科技引领未来

本次大会,中商基金与之江实验室共同作为空天板块主召集人,同中国可尼、一颗星等“自愿者”一同召集了“2050未来在地球之外”商业航天论坛活动。从活动召集到论坛召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近百人踊跃报名并从北京、上海、深圳、西安、长春、石家庄、无锡、海南文昌等地赴约而来。

泰伯网

4月27日,以“从2025到2050——未来在地球之外,畅想商业航天”为主题的商业航天论坛在云栖小镇2050博悟馆三层召开。中商基金董事长窦明明作为召集人致开场辞,感谢所有参会嘉宾和活动观众千里赴约,并以“从投资角度看商业航天”为主题做开场分享,分析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况,指出商业航天目前的行业发展问题和困难,并结合对海外市场的案例研究,以SpaceX、Palantir、Anduril等公司的发展情况,提出相应解决思路和方案。最后介绍中商基金关于商业航天进入V2.0时代相应的投资策略、投资创新模式和投资实践。

泰伯网

召集本次论坛的初衷,就是为2050大会精神所感召,邀请商业航天企业、投资机构、高校院所等共聚一堂,分享经验和碰撞火花。本次活动嘉宾涵盖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邀请了6家星座链主企业,以及火箭发动机、整星制造、卫星核心部组件、测运控等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讨关于行业、关于发展、关于创新,从2025链接到2050,以更长远的愿景和更大的使命与格局,畅想商业航天v2.0时代到未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共同拥抱星辰大海和美好的未来。

✬ 主题分享 | 2050·未来在地球之外

 01

泰伯网

四象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郗晓菲以“时空数据应用——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为题,深入探讨空间智能技术在金融风控、空间情报、工业交通、能源设施等领域的创新性跨领域应用。通过整合多维度技术手段,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并依托天地协同感知体系,构建起完备的技术应用生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资产的常态化价值评估,有效提升生产作业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为维护国家安全及战略利益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02

泰伯网

深圳魔方卫星董事长丁强强以“基于批量化需求的卫星设计与生产技术探讨”为题,分享了关于商业卫星研制的心得体会。对于商业卫星的设计制造而言,批量化、标准化发展是未来趋势。将大量工业材料和技术引入卫星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能够显著提升卫星研制效率,提高产品性能,批次一致性、可靠度等;利用工业自动化生产方式能够解决批次性的质量问题。

其次,批量化的卫星设计与制造重点要实现研产分离和流程优化。对于研发而言,提升协同效率,研发过程规范透明至关重要;对于生产流程的设计而言,要注重产品化,淡化项目制,促进卫星产品的生产走向批量和标准。

 03

泰伯网

巨擎科技联合创始人、麻省理工博士张晨星分享主题为“高性能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巨擎科技专注于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设计、制造装配、试验测试,并致力于先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商业化、量产化,持续开发优质可靠的航天液体动力,成为中国航天一流动力供应商。巨擎科技联合创始人张晨星在发言中表示:“航天发展,动力先行”。在商业航天2.0时代,国内外商业航天对大运力、大推力的液体运载火箭的需求异常迫切--研发高性能、大推力的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任务迫在眉睫。巨擎科技已完成首台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及部分试验工作,将持续为中国商业航天的运载火箭提供可靠和优质的动力系统。

 04

泰伯网

中科西光航天副总经理王彦添做“高光谱遥感星座商业化布局及行业应用”分享,详细介绍了中科西光航天的企业概况及在高光谱遥感星座领域的商业化布局。王彦添强调,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其图谱合一的独特优势,能够获取更多、更丰富的光谱信息,极大提升地物分辨识别能力。在谈及高光谱遥感星座的行业应用时,王彦添指出,随着“西光壹号”星座的逐步建设,中科西光航天将全面覆盖农、林、海洋、双碳、矿产等多个领域,为政、民、商多领域用户提供高质量、高精度、高重访周期的数据服务。他特别提到了公司在双碳监测领域的重要尝试和突破——西光壹号04星,这是国内首颗点源甲烷监测商业卫星,标志着我国在高分辨率点源甲烷监测领域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此外,王彦添还介绍了中科西光航天在数据服务产业链方面的打造情况。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高光谱遥感卫星大数据共享平台“中科西光遥感云”,以及最高效的高光谱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中科西光星际云”,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维度、全时段的卫星数据支持,推动遥感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05

泰伯网

十方星链首席科学家王冠军研究员以“昆仑星座:构建新一代太空基础设施的破局之道”为题,从“困局解剖:为什么传统模式走不通”、“昆仑解法:中轨道星座的降维打击”、“大国棋局:昆仑星座的地缘技术价值”三个方面,介绍了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十方星链正在昆仑山脉之巅架设太空天梯的有关情况。从星座体系架构、系统组成、轨道优势、体系效能、多场景应用和战略布局等方面,阐述了MEO中轨道星座在构建新一代空间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时代,MEO中轨道是新“蓝海”,这不是又一条星链,而是重新定义太空基础设施的“轨道经济学”。

 06

泰伯网

京济通信创始人、总经理贺群围绕“星载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发表了主题演讲。贺群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星载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及未来趋势。他指出,微波通信载荷的波束数量和带宽是决定通信载荷的关键要素,随着星载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技术的成熟应用,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正呈现出大带宽资源利用与动态多波束协同组网的双重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融合微波与激光优势的星间链路技术正成为卫星互联网组网的大趋势,通过微波链路的稳定传输与激光链路的大容量特性互补,有效解决了低轨星座动态组网难题,为构建高可靠太空信息网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这两大技术趋势的叠加发展,正在推动卫星通信系统向全域覆盖、实时互联的新阶段演进。

接着,他进一步分享了目前京济通信在星载微波通信领域的现有成果和技术实践。上海京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卫星测控(星间)通信机、高速数传、相控阵天线、星载综合电子一体化产品、卫星微波通信载荷、微波成像雷达载荷等产品研制、生产和销售,累计服务星箭数量超过276颗,配套在轨应用超过1670台套。依托扎实的技术研发和系统设计能力,京济通信在星载通信载荷领域不断创新,缪力探索,拟在今年8月份发布超高速天地一体数传终端、双极化相控阵天线和数字规模相控阵天线等前沿产品。最后,贺群表示京济通信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为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坚力量。

 07

泰伯网

北京开运集团董事长亢瑞卿以围绕太空数据资产话题,“开启商业航天v2.0”为主题分享。亢瑞卿认为商业航天已迈入2.0时代,太空数据资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全球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卫星轨道数据作为太空资产安全管理、空间交通秩序维护及各类航天活动的核心基础,其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空天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当前,国际航天强国凭借先发优势,已建立起成熟的数据服务体系,如美国的TLE数据系统。而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长期面临高精度轨道数据供给不足、全球观测覆盖能力不均衡等挑战。作为专研太空数据服务的企业,开运集团精准把握产业痛点,以“数据赋能航天教育、技术筑牢产业根基”为发展战略,启动“天选计划”与“星汉计划”两大战略工程,全力推动商业航天发展。

 08

泰伯网

遨天巡宇(无锡)航天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金珂发表了“太空交通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务实共进”主题演讲。遨天巡宇致力于太空轨道安全服务,通过融合空间探测、轨道动力、交通管理、碎片清除等全方位在轨服务要素,实现空间环境综合监测、空间物体多维态势感知和航天器轨道安全高效运行场景服务,支撑空间交通管理和空间环境治理,助力国家空间安全体系建设,并推动全球空间碎片治理合作。

✬ 圆桌论坛:从2025到2050,商业航天v2.0时代到未来

泰伯网

中商基金执行总经理高路作为圆桌主持人,与参会嘉宾交流关于商业航天v2.0时代到未来的思考与布局。深圳高新投航天军工投资部总经理左超、北京星测未来联合创始人、COO曹德志,北京易动宇航市场总监苗新先后发言。深圳市高新投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发起成立的国内首家专业服务科技企业的投融资机构,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特色,当好“耐心资本”角色,超前布局一批具备长期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累计投资企业超460家,投资额超75亿元。星测未来的创始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天格”计划,目前主要从事空间科学探测载荷研制以及星载高性能软硬件一体算力平台和AI处理解决方案。星测未来联合创始人曹德志也分享了公司在卫星领域基建期和卫星应用期的不同阶段的思考,围绕应用牵引和基建先行分享了行业发展的现状,也展望了未来行业突破发展的前景。易动宇航苗总介绍公司专注于航天器推进系统及机电产品技术开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高性价比及快速响应的专业宇航动力解决方案,全面助力航天产业的持续发展。公司以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核心,聚焦商业航天及卫星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测试的一站式服务。嘉宾们畅想展望了商业航天v2.0到未来的蓝图。

✬  现场彩蛋 | 王坚博士莅临现场

泰伯网

现场彩蛋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2050大会“自愿者”王坚博士莅临现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作为2050大会活动发起人,他始终致力于为年轻人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大家在科技浪潮中勇敢探索。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与2050,与“飞天”,与云栖小镇,与航空航天的故事,很多“神奇”的事就这样在这里发生。博士的格局、创新思想、幽默与激情感染了现场所有参会者,现场笑声不断、掌声不停。活动最后大家相约,2026年2050大会再聚。

✬  主题分享 | 为硬科技注入人文温度

“科技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本次论坛开创性地设置"航天文化"平行研讨。下午的圆桌对话中,来自中国可尼、一颗星等机构的专家,展开跨界对话,探讨太空艺术、地外文明叙事等前沿议题,为硬科技注入人文温度。

上午的商业航天论坛以科技为主题,嘉宾们做了精彩分享。下午以航天文化、文创和科普主题论坛上,北京一颗星科技、北京巧合榫卯、中国可尼三家企业相继登台,凭借在航天与文化领域的独特探索,为活动带来关于商业航天与文化融合的深度思考与实践分享。

 01

“一颗星”科技公司构建体系完整的航天人文科技沉浸式体验和航天科创教育体系。公司自研可控可信的航天科创和沉浸体验体系,打造行业领先产品,在航天科普、体验场馆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在大会上,“一颗星”合伙人李家孝围绕“航天科技文旅原创IP及应用实践”展开分享,提及企业依托资深航天专家团队与前沿科技成果,让航天科技以更生动的方式触达大众,未来也将持续深化航天文化在文旅领域的创新应用。

 02

巧合积木自创立以来,坚守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初心,将榫卯技艺融入玩具,开创中式榫卯积木领域。与中国航天太空创想联名的“中国心·飞天梦”航天员人偶斩获了缪斯设计金奖、美国好设计铂金奖及法国设计金奖。其以榫卯积木为载体,结合航天文化,打造“探索星河系列”“筑梦星辰系列”等特色产品。

巧合积木创始人孙玉芊在大会上发表“用榫卯讲好中国故事,用航天文化创造更好的中国非遗”,品牌以榫卯技艺为根,结合航天文化打造特色产品,向世界讲述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03

中国可尼在IP授权和文化传播领域成果显著,成功孵化并运营“航天十二天宫”“航天荣耀”等众多航天IP,形成庞大矩阵。通过与中国黄金、因硕智能锁等多品牌合作打造爆款产品,提升品牌效益,拓展了航天IP影响力。

中国可尼董事长王薇进行“航天IP介绍及案例分享”时表示,企业已经成功与多行业品牌合作,将航天IP融入多元产品。这些实践在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也推动航天文化广泛传播。未来,中国可尼还将挖掘更多IP商业场景,让航天文化以更丰富的形式走进生活。

结语

2050·未来在地球之外。本届2050大会航天主题论坛“科技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汇聚产学研多方力量,勾勒出中国商业航天2.0时代和更远未来的立体发展图景。作为科技创新发展高地,杭州云栖小镇始终践行“蓝天、牧场、黑土”的发展模式,为这场天地对话提供了独特场域。2050大会发起人王坚院士在特别演讲中,将杭州的数字经济基因与航天探索精神创造性链接,并将持续构建开放平台,支持青年探索者用技术创新回答"人类离太空只有100公里"的世纪之问。

泰伯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