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从中国空间站而来“太空特产”涉及多个领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谜”

央视网消息: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东区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乘组返回地球。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于当晚顺利交付科学家。

此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涵盖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新技术等25个实验项目,总重约37.25公斤。其中,生命类样品因生物活性要求需快速转运,包括骨细胞、成骨细胞、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及果蝇等20类,为空间站阶段下行生物样品种类最多的一次。果蝇作为模式生物,其75%的致病基因与人类同源。在轨期间,神舟十九号乘组对果蝇开展了“亚磁-微重力”实验,观察到其在类月球、火星环境下的异常行为,并成功培育第三代。中国科学院李岩研究员表示,该实验旨在预研人类在极端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繁衍及脑功能适应性。

材料类实验样品包括高强韧钢、月壤加固材料等4类22种,后续将随返回舱运抵北京进行深入研究。

太空生命科学实验助力守护人类健康

空间生命科学通过研究微重力、辐射等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揭示生命活动深层机制。此次返回的细胞类样品将用于分子生物学分析,涉及骨细胞、干细胞等。专家指出,相关成果不仅可优化航天员健康防护,还可能为肺癌诊疗、骨质疏松等地面医学难题提供新思路。

近期,神舟二十号飞船搭载三种细胞升空,未来更多实验将为人类健康及深空探索积累科学依据。

材料类样品的研究将推动地面新材料研发与太空技术应用。例如,钨基合金、凝胶润滑材料等分析可为航空发动机叶片、电子器件制造提供支撑。部分材料已完成在轨暴露实验,以评估空间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马萍表示,研究结果将助力月壤加固材料、柔性太阳翼结构等关键技术突破,为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