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美国航天员滞留空间站事件的政治风波与风险管控

北京时间2025年3月19日,参与“星际客船” (Starliner) 首次载人飞行测试的航天员苏尼·威廉姆斯 (Suni Williams) 和布奇·威尔莫尔 (Butch Wilmore) 乘坐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的“载人龙” (Crew Dragon) 返回地球。此事件不仅标志着航天员超过9个月的空间站漫长滞留结束,更引发全球对载人航天多方面问题的关注。
1
事件起因
2024年6月5日,波音公司 (Boeing) 发射“星际客船”执行首次载人飞行试验 (CFT) 任务。在 “星际客船”接近空间站时,28台反作用控制系统 (RCS) 推进器中有5台失效,经过故障检修仍有1台无法启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和波音公司在白沙测试基地对“星际客船”推进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特氟纶密封件出现加热膨胀情况,限制了氧化剂向推进器的流动。NASA表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无法确定,也无法保证“星际客船”在返回地球期间不会出现推进器故障。波音公司通过模型预测了推进器在返回过程中性能下降的情况,认为可以将两个航天员送回地球。NASA 研究了该模型,发现了一些局限性,无法满足 NASA 的风险要求。最终 NASA 决定让“星际客船”以无人状态着陆新墨西哥州白沙太空港,将下次“载人龙”任务乘组减少到2人,空出2个座位接回参与“星际客船”试飞任务的2名航天员,原定8天的飞行任务延长至9个多月。
2
滞留航天员返回
2024年9月28日,SpaceX 发射负责接回滞留航天员的“载人龙”飞船。2025年3月19日,飞船在轨运行171天后返回地球。飞船溅落后,SpaceX回收船迅速抵达溅落点确保飞船安全。航天员登上回收船后,接受了简单的医疗检查,随后被直升机送往岸边 (图 1)。之后,他们乘坐湾流喷气式飞机前往休斯顿的埃灵顿机场。按照标准程序,航天员会在 NASA 约翰逊航天中心停留几天,经飞行外科医生批准后才能回家。
图片
图1 滞留空间站的两名航天员离开乘员舱
3
航天员身体状态
受到波音飞船故障的影响,两名航天员在轨驻留由短期转为长期,在空间站开展了数百项科学实验,以及三次舱外活动。因为超期滞留,59岁的威廉姆斯身体健康状况引发广泛关注,空间站照片显示,她的脸颊凹陷,体重可能处于非正常区间 (图 2)。NASA 对此进行了特别说明,表示空间站上的所有航天员都接受了例行医疗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并且航天员都经过专业训练,可以应对任务意外延期等突发状况。此外,根据两位航天员的采访记录,他们都表示做好了计划外的长期驻留准备,并认为这是载人航天工作的常态。
图片
图2 照片中的女航天员状态引发关注
4
事件导致的政治风波
随着特朗普政府重新上台,该事件被重新提起并在媒体上发酵。2025年1月,埃隆 · 马斯克 (Elon Musk)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消息称,拜登政府拒绝了SpaceX将航天员提前送回的方案,但马斯克没有提供细节来证实这一说法,现任和前任NASA官员也表示,他们不知道SpaceX的具体方案。而特朗普称这些航天员被拜登政府“实际上抛弃在了太空”,并且“马斯克很快就会去接他们回来”。马斯克和特朗普的言论准确性遭到媒体和航天员质疑,因为NASA在宣布“星际客船”以无人状态返回时,已经为两名航天员做好了后续任务规划。这些规划没有随着白宫权力交接发生实质改变,包括:从“星际客船”撤离空间站到乘员 – 9 (Crew – 9) 任务“载人龙”飞船抵达空间站期间,将在轨的Crew – 8任务“载人龙”飞船作为滞留航天员的应急救援飞船,并将飞船的最长驻留时间从210天延长至240天。根据设计,“载人龙”常规状态下搭载4人,应急状态下清理出乘员舱内的储货空间,可搭载7人逃生 (图 3)。
图片
图3 “载人龙”飞船内使用泡沫、带子和软垫子构建的临时座椅
5
几点分析

系统性风险警示

波音飞船研发周期长达15年,期间经历多次技术延期,暴露出产品可靠性管理和安全审查缺陷。本次推进器故障源于早期设计阶段,凸显载人航天系统全流程管控的重要性。

应急响应能力验证

NASA在48小时内完成载人龙飞船乘组调整、在轨交接及复用飞船部署,展现强大应急协调能力。任务调整涉及美俄航天员协作、飞船系统改造等多维度复杂操作,为未来商业空间站运营积累重要经验。

行业格局深层影响

事件引发4.2亿美元NASA合同终止及机构改革,SpaceX关联人士进入管理层。波音考虑剥离航天业务,美国载人航天"近地-月球-火星"技术路径面临重构,商业航天与政府项目的协同模式进入新阶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