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7.39%。同时,卫星导航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北斗系统在行业与大众消费领域的深度应用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1亿台,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94亿台,物联网、车载及高精度设备销量超过1.2亿台(套)。目前,主流导航地图平台已全面切换至北斗优先定位模式。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刘大可介绍,国内主要电子地图服务商每日位置服务调用量超1万亿次,日均导航服务里程突破40亿公里。北斗高精度车道级导航已覆盖全国城乡镇道路,实现厘米级定位能力。
白皮书指出,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电力管理等行业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截至2024年底,道路运营车辆、轨道交通等领域累计部署北斗终端1350万台(套),港口无人集卡作业效率提升25%。电力行业推广北斗终端超50万台(套),显著提升输电设施巡检效率。
在国际合作方面,北斗系统已纳入民航、海事等11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并在非洲30余个国家建成北斗基准站网络。随着与5G通信、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从当前超500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