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

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现年81岁,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曾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被誉为我国卫星导航工程应用的开拓者。

坐标转换奠定技术基石

上世纪70年代,刘经南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三大坐标转换模型的等价性,为卫星测量基准与传统地面坐标系融合提供理论支撑。1986年任教后,他创造性地建立GPS三维坐标转换模型,使塔里木沙漠地区定位高程精度突破至1米级,显著降低油气勘探成本。

突破北斗核心技术壁垒

面对早期卫星导航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刘经南提出分布式广域差分技术,实现3000公里范围内3-5米实时定位精度。2012年主导建设的国家地基增强系统湖北示范项目,形成全国分米级、重点区域厘米级定位能力,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推动北斗产业生态发展

在刘经南团队支持下,武汉梦芯科技研发出国内首颗40纳米北斗导航定位芯片。目前全国已有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日均调用量达6000亿次,高精度车道级导航覆盖城乡道路。北斗与5G、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智能驾驶、智慧农业等新业态。

科技报国培育创新人才

自1997年起,刘经南联合多位院士为本科生开设"测绘学概论"课程,以跨学科理念培养专业人才。他提出未来将推动北斗服务向深空、深海、深地及数字网络延伸,构建更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已达5758亿元,北斗系统持续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