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安徽抢抓机遇布局未来产业(活力中国调研行)

海水中的原料如何点亮万家灯火?月球基地能否就地取材?这些科技想象在安徽正变为现实: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从海水中提取原料释放清洁能源;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月壤3D打印系统、水冰提取技术让月球"生活"更便捷。

行走江淮大地,量子科技、深空探测、聚变能源蓬勃发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成果加速融入生产生活。传统农业大省安徽,何以崛起未来产业集群?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内,BEST装置施工正忙。聚变新能公司董事长严建文表示:"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实现双向奔赴。"该装置零部件以百万计,通过布局产业链国产化,在合肥孵化多家核聚变企业,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

稳态强磁场装置多次刷新世界纪录,"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牵引前沿探索。合肥13个大科学装置集群累计孵化近50家科技企业,形成独特创新引力场。

人工智能领域,智象未来大模型可生成高清视频;科大讯飞"智医助理"提供超10亿次辅诊建议;埃夫特免编程焊接机器人3分钟完成作业。安徽开放"人工智能+"场景300余项,集聚894家规上企业、1.2万家产业链关联企业。

"安徽在人才支持、场景开发上积极赋能。"智象未来创始人梅涛说。芜湖航空小镇的蜕变更印证集群效应:12年前荒地如今崛起为通航飞机生产基地,中电科钻石飞机带动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核心部件100%本地配套。2023年芜湖低空经济营收达463.8亿元。

宣城广德经济开发区内,芯聚德科技48个月建成封装基板产线。董事长康亮感慨:"地方政府抢抓新兴产业机遇,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企业节省大量沟通成本。"

《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030年全省未来产业规模将达5000亿元,打造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三个千亿级产业。锚定国家战略部署,安徽正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生态,铺展未来产业新图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