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硬核北京丨“南箭北星”,北京打造商业航天新引擎

北京正以全国最全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在浩瀚宇宙书写新篇章,"南箭北星"格局展现蓬勃活力。近日调研活动走进海淀、亦庄,探访商业航天领域多个突破性成果。

在蓝箭航天展厅,陈列着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残骸。该公司媒体负责人介绍:"朱雀二号是国内唯一连续四次成功发射的液体火箭,已具备高频次执行低轨卫星任务能力。"蓝箭航天构建了覆盖研制、生产、试验、发射的全产业链,实现从单枚火箭制造到年产百台发动机、数十发火箭的产能跃迁。

蓝箭航天自研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计划今年下半年首飞。其搭载的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近期完成9机并联静态点火试验,总推力达7542kN,展现强大技术实力。

与蓝箭航天相邻的星河动力公司正拓展火箭发射场景。2023年9月,该公司在山东海域完成谷神星一号海射型火箭首飞,实现我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海上发射。今年5月再次完成同型号发射任务,助力"天启星座"一期全球组网完成。海上发射具有灵活性强、经济性优等特点,能有效解决落区安全问题。

星河动力2024年创下十日内三连发新纪录,取得包括中国民营火箭首次进入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首次实现一箭多星商业发射等多项突破。其大推力针栓式液氧/煤油发动机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银河航天作为北京商业航天发展缩影,已发射25颗自主研发卫星。2023年7月发射的"灵犀03星"是我国首款平板式可堆叠卫星,采用一体化成型工业压铸工艺和柔性太阳翼技术。该卫星厚度不足5厘米,展开后太阳翼翼展达9米,发电面积媲美教室,大幅提升卫星发电能力与寿命。

银河航天构建了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2024年上半年联合泰国高校在曼谷建立地面站,开展车辆联网、远程医疗等测试,实现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首次"出海"。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商业航天列为"新增长引擎"。北京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源地,已形成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南箭"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台区、大兴区聚集全国70%以上商业火箭企业;"北星"在海淀区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目前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相关百强企业和上市企业约占全国半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