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江苏无锡梁溪区举办"星算"计划梁溪星座发布会暨国星宇航太空计算生态大会。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星算"计划梁溪星座正式发布,并揭晓2025年合作伙伴名单。
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与国星宇航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由12颗智算卫星组成的梁溪星座进入建设阶段。该星座组网后总算力将达20P,有望成为天基算力最强的太空计算星座。
国星宇航CEO王磊向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呈送"太空计算01用户"证书,完成首个太空计算用户交付。空天院的卫星目标检测算法已在国星宇航AI载荷上实现实时在轨推理,标志着太空计算从部署迈向实际应用。
今年5月14日,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发射国星宇航12颗卫星,建成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该星座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在轨总算力5POPS,相当于将地面数据中心搬至太空。星座同时搭载了广西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可对伽马射线暴等瞬变源进行在轨探测。
太空计算星座由搭载智能处理单元的卫星组成"天基算力网络",具备在轨数据处理、边缘计算、AI推理等能力。其优势包括利用免费太阳能、节省30%冷却能耗,以及避免数据回传延迟。目前首发星座12星状态良好,已完成星间激光通信自检,即将开展组网实验。
国星宇航正推进"星算"计划,计划用2800颗卫星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基算力网络。该计划联合54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实施,目标形成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目前已为应急安全、低空经济等行业提供三维数字孪生服务。
公司发展分为三阶段:2018-2022年聚焦AI卫星应用;2023-2027年重点发展灵境引擎三维遥感技术;2028年起将运营全球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按沙利文数据,国星宇航是中国卫星行业增长最快的商业航天企业。
未来"星算"计划将深化全球合作,通过开放平台共享天基计算基础设施,加速太空计算技术规模化部署。随着太空数据量爆发,该项目有望成为中国抢占6G时代和空天信息产业的关键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