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集聚超300家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规模超2600亿元,产业链条国内最全。
成立于2018年的“造星新势力”银河航天已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30余颗卫星,创造多颗国际首例。
生于1989年的陈颖,是最早加入银河航天的几人之一,7年的“造星”之路,也是北京乃至中国商业航天从“跟跑者”转向“领跑者”的一个缩影。
鲜有航天背景的初创团队,凭借青春热血在干中学,摸着石头过河。
银河航天在立项首发星初期就决定自主研发最具挑战性的分系统之一姿轨控,负责软件工作的陈颖坦言,拿到的任务书像天书一样难懂。
“那段时间我的工作就是没日没夜地钻研……”最终为此他和同事一步一个脚印地成功推进项目。
但首发星发射前一晚,陀螺仪全部损坏。在紧张而惊险的设备更换和测试后,首发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当倒计时归零后,遥测却迟迟不来。等待的时间里成为陈颖人生中最长的一分钟,好在有惊无险。
陈颖说,作为个人,他经历了中国商业航天从起步到兴起的过程,也见证了银河航天从零起步的全过程。
探索从未止步,银河航天将围绕星上云计算、星上智能处理,以及星间通信等继续开展攻关。
北京商业航天创新能力将显著增强,产业能级继续提升,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