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亿大单”引爆股价,航天宏图急发公告澄清
2025年9月5日,一条“航天宏图与巴基斯坦签署29亿元人民币互联网卫星合作协议”的消息迅速点燃资本市场,公司股价近期连续涨停,远超大盘及同行业表现。据“鹤壁发布”消息,9月4日,鹤壁商业航天产业的龙头企业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巴基斯坦B2B投资峰会上,与巴基斯坦签订了总金额29亿元人民币的互联网卫星合作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图源/鹤壁新闻网然而,当晚公司发布海外业务事项澄清公告:所谓29亿元订单,实际是“战略合作协议”,尚未签订任何正式采购合同,且“短期内对公司业绩不会产生较大影响”。9月6日,航天宏图官方也发布消息,并在新闻中补充说明:本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的初步意向达成,下一步航天宏图将和巴基斯坦进一步推动确定合作内容及合同签订,具体实施内容均以正式合同为准。这场从“订单”到“意向”的落差,再次将这家主营卫星遥感应用的企业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从“战略合作”到“合同落地”:还有多远?公告显示,航天宏图与巴基斯坦方面签署的仅为“战略合作协议”,具体采购合同尚未签订,项目落地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图/航天宏图《关于海外业务事项澄清与风险提示公告》换句话说,这29亿元目前还是纸面数字,能否转化为实际收入,取决于后续合同谈判、资金安排、政策审批乃至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等多重变量。值得注意的是,航天宏图在公告中特别提到,其海外业务“仍处于拓展阶段”,除巴基斯坦与非洲某国项目外,尚未与其他国家签署实质性协议。近年来航天宏图积极布局海外,努力将卫星遥感技术输出至海外市场,这本身符合国家战略方向,也具备长期潜力。但也应注意到,海外项目往往面临政治、法律、汇率、收款等多重风险,尤其是与巴基斯坦、非洲等政治稳定性相对较弱的国家合作,项目执行难度与回款周期远高于国内。图源/证券日报以非洲某国项目为例,公司已在8月30日公告中提示“存在因外部宏观环境、政策变化、客户需求变化等导致合同无法全面履行的风险”。
此次巴基斯坦项目亦未明确资金来源、交付周期与违约责任。后续执行落地,还需时间观察。涨停!股价39.98元,过去20个月最高9月1日以来,航天宏图每股价格一度冲击39.98元(上一次股价在40元左右,还是2023年)。从8月5日至9月5日期间的一个月,航天宏图股价涨幅高达69%,而同期科创50指数仅上涨约5%。不过,航天宏图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65.63%,净亏损扩大至2.48亿元,且尚存逾期商票1449万元,财务状况难言乐观。公司明确提示“未发现其他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且“董监高及控股股东不存在买卖行为”。澄清公告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内部信息泄露或操纵嫌疑,但也反衬出市场情绪的非理性:投资者或借助“海外大单”概念进行短期博弈。资本狂欢之后,还需回归理性过去一段时间,关于航天宏图“欠薪”、“暂停军采”等负面新闻屡见媒体,海外业务的突破对公司发展来说无疑为利好消息。近年来,有一些科技企业借助“国家战略”、“海外订单”等概念实现股价飙升,最终却因合同落空、业绩暴雷而一地鸡毛。投资者更应关注合同的法律效力、付款节点、项目执行能力等实质性指标,而非被“战略合作”这类模糊表述所迷惑。图源/航天宏图官网
对企业来说,真正的考验不是签署多少意向协议,而是能否将意向转化为可持续的现金流与利润,更需聚焦主业、夯实内功。航天宏图在股价波动、舆情关注后及时发布公告,并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这也是一个负责任上市公司的应有之举。目前,航天宏图正在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雷达遥感星座“女娲星座”,计划发射114颗遥感卫星,旨在实现全球快速重访观测、通导遥一体化服务。截至2024年12月,“女娲星座”已完成12颗X波段雷达遥感卫星组网,全球重访周期最快可达2小时,已成为全国第一、全球前三的雷达遥感星座。29亿元的“战略合作”或许是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星辰大海的征途,不应始于一场舆情关注和资本狂欢,而应始于实实在在订单和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