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公司联手展示高超音速飞行器跟踪能力
华盛顿电 ——9 月 8 日,商业航天与国防企业瓦尔达太空工业公司(Varda Space Industries)、利奥实验室公司(LeoLabs)及安杜里尔工业公司(Anduril)宣布达成新合作,成功演示了先进高超音速飞行器追踪技术。
在此次演示中,利奥实验室利用雷达对瓦尔达太空工业公司的航天器返回舱(今年 5 月于澳大利亚着陆)的高超音速再入过程进行追踪;安杜里尔则通过其 “晶格”(Lattice)软件获取原始追踪数据,并借助人工智能将其转化为可直接应用的情报信息。
此次私营部门主导的测试开展之际,美国国防部正积极寻求商业创新技术,以支持 “金穹”(Golden Dome)项目 —— 该项目旨在探测、追踪并拦截飞行中的敌方高超音速导弹。这类导弹飞行速度超过 5 马赫(5 倍音速),且具备不可预测的机动能力,已成为国家安全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新型威胁之一。
瓦尔达公司的返回舱本应用于在轨道上生产药品并将其运回地球,而此次则为模拟高超音速威胁提供了独特场景。该返回舱配备先进热防护系统,以超过 1.8 万英里 / 小时(约 2.9 万公里 / 小时)的速度再入大气层后,通过释放降落伞实现平缓着陆。
今年 5 月,瓦尔达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埃尔塞贡多的总部对返回舱在南澳大利亚上空的再入过程进行了监测。在进入高超音速俯冲阶段前,这一编号为 W-3 的返回舱还完成了一系列在轨机动动作。
利奥实验室通过其全球雷达网络对这些机动轨迹进行追踪,相关数据随后被整合至安杜里尔公司的人工智能驱动型 “晶格” 平台。该平台可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快速生成关键情报洞察。
尽管三家企业强调该技术对提升整体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但测试的时间节点与具体细节仍凸显出其潜在的军事应用前景。瓦尔达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尔・布鲁伊(Will Bruey)在新闻声明中强调:“为推进国防现代化,对各类组件与系统开展定期、严格的测试至关重要。”
瓦尔达公司表示,其可回收返回舱能够支持可重复的仪器化再入测试,相比传统测试方法,成本更低廉。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的利奥实验室,一直积极推广其太空追踪雷达系统在导弹防御领域的应用,近期还推出了一款可快速部署的移动式雷达,用于发射与再入过程追踪。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弗雷泽(Tony Fraser)将此次与瓦尔达的合作演示称为 “深入探索利奥实验室技术在相邻任务场景(如追踪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中应用潜力的重要一步”。
他指出,此次测试证明,将商业雷达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相结合,能够加快威胁识别速度,并提升威胁溯源的准确性。
瓦尔达公司一名发言人证实,此次演示的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研发投入,三家企业均表示有望在未来继续开展此类合作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