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船”再发“海阳箭”!9月9日凌晨3点48分,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山东省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十一星海上发射方式,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送入600公里高度、50°倾角的 LEO 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海阳总装出厂,一个月迎“双捷”
本次发射是继8月9日捷龙三号遥六发射后一个月内,捷龙三号火箭为吉利星座快速组网需求执行的第二次发射,充分体现出捷龙三号面向商业发射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未来能更好地满足商业发射市场的时效性需求。
9月9日凌晨3点48分,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山东省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通讯员 东磊 摄)
“在完成遥六发射后,型号队伍深入分析研判,迅速做好火箭状态准备、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检修维护工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捷龙三号总指挥金鑫介绍,遥七针对产品测发控流程进行了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了火箭自动化测发水平和测发效率,同时精简优化箭上单机冗余配置,提高了发射安全性、经济性和任务适应性。
不管是遥六,还是遥七,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一个月内两发两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总装出厂地——海阳东方航天港。
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图片来源:海阳发布)
18次海上发射任务,将115颗卫星送入太空
作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东方航天港在建设之初,就把如何释放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活力,赋能产业生态闭环放在首位。
海阳东方航天港。(图片来源:海阳发布)
迎着蔚蓝的大海,6公里航天大道串联起“海上发射技术区、发射回收试验区、液体动力试验区、星箭制造区、空天信息服务区、航天文旅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区块,科学构建了“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近年来,全产业链加速布局的同时,商业航天领域也迎来投融资热潮。截至目前,海阳已招引集聚30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涵盖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配套集成、卫星应用、航天文旅等多个领域,吸引投资超300亿元。东方航天港园区建设、产业集聚、品牌价值呈现持续向好局面。
一封封捷报,印证着海阳商业航天企业年发射火箭规模的成倍增长,现已成功保障我国4型固体火箭18次海上发射任务,将1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已具备年总装总测50发火箭的产能。
苍穹之上,由海阳保障发射的百颗卫星编织成的璀璨星网,是这座滨海小城写给浩瀚宇宙的“浪漫长诗”,也是向深空探秘的进行曲。回首百星奋斗路,而今扬帆再启航,海阳将持续巩固海上发射核心优势,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形成“固液兼容、常态高频”的火箭海上发射试验能力和“一站式、全链条”的服务能力,满足国内主流固体、液体商业火箭发射、试验需求。
在产业链布局优化方面,加快实现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闭环,具备年产150发固体、液体火箭和300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推动“东方慧眼”星座组网,支持“开放地球引擎”参与国家天地图升级试点任务,开发“OGE”时空数据处理模型;释放近岸发射试验观礼独特优势,打造教文娱、休闲度假、业态孵化等于一体的大型航天文旅综合体。
在国际合作方面,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探索提供高质量的空间信息服务,打造山东外贸增长新引擎。
“航天大道”上,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商业航天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能力的深度融合。如今,海阳产业链各链条、各环节也在主动谋新,争取更多突破。
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海阳对商业航天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航天大道”上的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引进山东长征火箭、星河动力航天等商业火箭公司,九天行歌、宇航装备等航天配套企业,落地陆海空间、最终前沿等卫星研制、配套集成及应用领域公司,建成国内单体最大的沉浸式航天科普体验馆,启动规划国内首个集发射观礼、科普教育、研学营地于一体的大型航天文旅综合体,辐射引领山东省航天文旅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火箭链-卫星链-文旅链”全产业链布局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从2019年到2025年,发展航天事业,探索浩瀚宇宙,海阳从未停步。
年内,海阳在火箭发射方面,将扎实保障好计划内的捷龙三号、引力一号、天龙三号等多次海上发射及液体火箭子级系统试验。在能力建设方面,将形成“固液兼容、常态高频”的火箭海上发射/试验能力,提升火箭总装总测能力,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化发展。在园区建设方面,将加快建设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卫星数据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宜产宜居、生态活力、要素富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接下来一起回顾
前17次海上火箭发射
精彩瞬间
1-我国首次海上发射
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
2-我国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2020年9月15日9时23分,长征十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采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将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送入距地面53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我国第一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海上发射常态化的大幕就此拉开。
3-我国首次海上“一站式”发射
2022年4月30日,第三次海上发射是国内首次“一站式”海上发射,实现火箭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历史性突破。
4-我国首次近岸海上发射
2022年10月7日,我国首次完成近岸海上发射。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把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5-捷龙三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2年12月9日,第五次海上发射,捷龙三号火箭首飞成功。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东坡08-10星等1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6-我国首次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海上发射
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800千米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也是我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开展海上发射任务并取得成功。
7-捷龙三号远海成功发射
2023年12月6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是我国首次执行海上远距离机动发射任务,发射船从山东烟台东方航天港出发,历时5天半,行程超过1300海里。本次发射验证了该火箭海上远距离机动发射能力,提高了火箭任务适应性。
8-长征十一号顺利发射
2023年12月26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利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四号C卫星,三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海上发射
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顺利升空,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0-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一箭九星成功发射
2024年2月3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顺利将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其中一颗为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的首发业务星“烟台二号”。
11-“谷神星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一箭四星成功发射
2024年5月29日下午,由烟台海阳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发射升空,将天启星座25星至28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850km的近地轨道。
12-谷神星一号海遥三运载火箭远海首秀
2024年8月29日下午,伴随着火光烟雾,从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三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海上发射船,在山东附近海域将云遥一号15-17星等6颗卫星送入535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3-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4年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4-谷神星一号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4年12月19日,由海阳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火箭,在山东近海成功发射。国电高科将通过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火箭在海上发射平台进行天启星座“一箭四星”(第33-36星)专箭海上发射。本次海上发射由海阳“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担负海上卫星发射任务。
15-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5年1月13日上午,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阳市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十星”的方式将微厘空间01组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6-谷神星一号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5年5月19日下午,由海阳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五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黄海海域发射升空,将“天启星座”第34-37星共4颗低轨数据采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7-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5年8月9日凌晨0点31分,由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山东省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十一星的方式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