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第十次试飞虽在印度洋精准溅落,但飞船热防护系统暴露出关键缺陷。SpaceX高管比尔·格斯滕迈尔近日在克利夫兰的美国宇航学会研讨会上首次披露,隔热瓦缝隙导致高温气体渗入,烧蚀了下层材料。
2025年8月26日的试飞中,星舰完成了两个核心目标:验证推进系统改进方案及测试热防护罩性能。飞船在再入大气层后,其腹部数千块陶瓷隔热瓦基本保持完整,但三块实验性金属隔热瓦发生严重氧化,呈现出类似航天飞机燃料箱的锈橙色。格斯滕迈尔直言:“金属瓦片在高氧环境中表现不佳。”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瓦片间的缝隙。高温气体通过这些缝隙侵入,烧蚀了星舰主体与隔热瓦之间的热障材料。格斯滕迈尔指出飞船表面出现的白色残留物即为烧蚀证据,并强调:“这告诉我们,必须密封瓦片。”
SpaceX已开发出创新解决方案——"卷饼"密封技术。该材料由机器人包裹在每块瓦片边缘,填充缝隙后在表面切除多余部分。第十次试飞中局部测试显示,采用该技术的区域未出现烧蚀。格斯滕迈尔宣布:“第十一次飞行将在整艘飞船上应用‘卷饼’材料,全面验证密封效果。”
SpaceX计划于10月进行第十一次试飞,轨迹仍为亚轨道。与此同时,下一代V3版星舰的研发正在推进。格斯滕迈尔透露,配备新型猛禽引擎的V3版将于2026年进行亚轨道测试,并可能尝试首次轨道飞行,目标包括实现星舰完整回收、部署新一代星链卫星及完成轨道加油演示。“2026年的重点是实现大规模推进剂转移,这是深空任务的基础。”他补充道。
超重型助推器在第十次试飞中带来意外发现。实际飞行数据显示,其亚音速下降稳定性远超地面模拟预测。格斯滕迈尔坦言:“我们尚不清楚为何实际表现优于计算机模型,这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SpaceX坚持通过快速试飞迭代技术。格斯滕迈尔将星舰计划形容为“边飞边学”,热防护系统的改进直接关系到马斯克提出的24小时内复飞目标及未来的月球、火星任务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