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温州浮标改造,北斗数据有效接收率不低于90%--意味着什么?

近日,温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针对“3米波浪浮标、北斗卫星通信设备及海洋基础站”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增加了北斗通信能力。改造内容包括安装在测点的多功能通信控制箱和北斗用户机,在保持各测点原有的主链路(3G/4G或专线等)不变的基础上,增加北斗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从测点到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同步备份链路。至少90%改造要求安装在数据中心的北斗指挥机可接收其辖内测点数据,并对北斗通信链路及数据进行监控及管理。数据接收处理系统由数据接收机、通信设备、电源和数据接收处理软件组成,将接收到的所有测点北斗三号观测数据,通过专线接入原有观测网,将数据实时/准实时发回,并根据标准规范生成相关报表。配备现场调试终端,具备现场对卫星链路进行调试、设置等功能,携带方便,操作简便。改造工程特别提出了,在终端发送数据后,“至少有90%的数据被系统成功接收并确认有效。”

图片


什么是数据有效接收率这听起来简单,但它背后描述的是一套复杂通信链路的“端到端综合可靠性”。数据有效接收率 = (成功上传至中心站的有效数据包数量 / 终端尝试发送的总数据包数量) × 100% ≥ 90%这个“不低于90%”的承诺,实际上是对整个通信系统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性能的综合保证:1. 信号上传的可靠性终端需要成功将信号发射到北斗卫星上。这个过程会受到地形遮挡(如在峡谷、城市楼宇间)、天气因素(如浓雨雪)、终端姿态(如天线未对空)以及电磁干扰的挑战。90%的指标意味着系统设计能够克服大部分常规环境下的不利影响。2. 星地链路的稳定性北斗卫星接收到信号后,需要通过星间链路或星地下行链路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的中心站(地面运控中心)。这个“不低于90%”也包含了卫星系统本身转发数据的可靠性。3. 数据完整性校验“有效接收”不仅仅是“收到”信号,还意味着数据经过校验后被确认为完整、无误码的。通信系统会采用强大的前向纠错码 等技术,即使在信号较弱、部分数据受损的情况下,也能在接收端还原出原始数据。90%的指标说明其纠错能力很强。
图片


现在的“北三”能力强大多了相比北斗二代,北斗三代系统通过增加卫星数量、提升卫星性能、扩展通信容量和采用更先进的抗干扰技术,才将这类服务指标提升到了“不低于90%”这样一个很高的水平。这标志着中国卫星导航与通信系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终端在符合设计要求的正常使用环境下(如开阔地带),其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具有极高的、可量化保证的可靠性。它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技术门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