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青计划
“沙砾”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孵化的专业知识传播平台“学说”,面向国内优秀企业家家族,推出“长青计划·青年领袖项目”。该项目以“实战”和“定制”为教学特色,由沙砾团队资深投资总监“一对一”辅导,带领学员学习投资理论与方法,深度参与投资实战,潜心研究家族产业。并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投资人等担任学术课堂导师,内容涵盖宏观、科技、军事、人文、产业、家族、资本和投资八大模块,将前沿理论与落地实践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家族继承人对于家族产业传承和创新的理论认知与实战能力,助力其创新变革与自我超越,实现家族基业长青。
传统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传承的时代中,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都是举足轻重的支柱。
然而,古今中外,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是举世公认的难题。不同于“年度流行语”般稍纵即逝的管理概念,家族企业渴求获得能经受时间考验的管理传承。
新生代企业家有如行走在天平之上,既要将基业与传统发扬壮大,又要不断探索开拓新的疆域。
放眼全球,身处不确定性世界和共同富裕时代,科技与商业日新月异,政经格局瞬息变换,如何顺天下之势,承家族之重,开未来天地。
对此,“沙砾”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孵化的专业知识传播平台“学说”推出的“长青计划”,聚焦提升中国企业家家族继承人的综合素养与实战能力,搭建高端及同辈人脉资源,为家族财富的创造与传承提供解决之道。
2024年1月12日-14日,青年领袖项目(长青计划)首期班开学典礼及企业家闭门研讨会于首钢基金创新创优创业中心举办,为期3日的活动分别为开学典礼、企业家闭门会议、开学第一课,在与企业家一代及二代互动的过程中多维度延展了“长青计划”之于家族企业传承的必要性与意义。
开学典礼
“长青计划”开学典礼上,学说科技CEO、联合始人梁昱总结介绍了当前家族企业在传承上面临的困境,以及一代二代、二代之间在企业联动上的匮乏。
对此,“长青计划”定位于促进家族传承的枢纽,推动中国家族企业的长青之路,打造家族企业传承的优质品牌。
在后续的嘉宾分享中,企业家一代与二代分别就“传承”展开讨论,并基于自身企业和当前的规划表达了对“长青计划”的期待与寄语。
首期班学生周美昕、张海韵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在介绍了自身工作情况后,他们也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学习的期待,并与同学有更多的交流学习与互动。
周美昕表示,留学与国外的生活让自己逐渐明白,无论是好日子还是苦日子,重要积累经验,年轻就要拼事业,多一些成长;
张海韵也强调了“沉淀”一词,无论是前期工作项目上的沉淀,还是经济下行压力下对自身能力的沉淀,长青计划都讲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与年龄相仿、经历类似的同学共同成长。
面对一代企业家的传承问题,长青计划是一个很及时的解决方案。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长青计划的学习,切实的领悟家族企业传承的精神,“未来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周永麟
光正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真实战、真圈层,希望孩子们在长青计划多一些交流互动;满足年龄的好好学习,没满足年龄可以先好好准备。
——吴水燕
江山欧派股东实控人,董事、财务负责人
机会产生于周期波动当中,留给有准备的人,长青计划为企业相互交流、孩子们共同学习成长,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生态圈。
——苑占永
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剧变时代中的企业经营与家族传承
高滨
凯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凯丰投资(香港)CEO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特聘教授
高滨教授围绕新一年的形势判断、机遇挑战与大家展开深入研讨:
一方面就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两种理解,包括对突破卡脖子、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应对措施和收益风险;同时对2024的投资提出了几点关键词,比如全球、泡沫和震荡。
针对具体的经济形势,高滨教授表示,美国与日本的增长相对2023均会减速,而中国预期有5%以上的实际增长,6%的名义GDP增长。
经济的分化严重,多重泡沫,也引导我们投资需关注股票以外的其他资产类别,比如债券、商品、外汇等。
整体而言,高滨教授坚信中国未来经济的向好大势,为现场嘉宾提供了更具利好企业发展环境的前瞻预见。
菲利普·莫尼耶
瑞士经济学家、日内瓦经济发展署前署长
九鼎集团董事长蔡雷先生在与菲利普·莫尼耶对话的过程中,系统论述了中欧之间在财富、贸易、产业及资本上的差异与发展的借鉴思路。
通过对比欧盟国家、中国和美国在区域划分、GDP、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球股市市值比重间的差异,引出了全球经济的区域特征。
随后,针对中欧贸易情况、中国企业在欧洲的直投与并购,双方讨论了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可行模式以及中国公司在瑞士交易所SIX发行GDR的基本情况。
曹慰德
新加坡万邦泛亚集团主席
著名船王曹氏家族第四代掌门人
创于上海,壮大于香港新加坡的著名船王曹氏家族,至今已经传承百年,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第四代掌门人、新加坡万邦泛亚集团主席曹慰德在会上分享了对于家族企业传承的看法之时,却表示“鼓励子女追逐梦想,不强求他们参与管理接手家族生意”。
新加坡船王的家族传承现状在当下的东亚地区非常有代表性,少子化、老龄化和人工智能都会影响甚至重新定义家族企业的发展和传承。
未来家族企业的传承方式会预计走向多元化,传统继承、隔代传承、两代共治和职业经理人接班都将占有不同比例。
作为家族第四代掌门人,曹慰德坦言,富过三代之后,他的关注点不再是财富,而是意义和文化的传承。“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后,就知道传承并不是传承企业,也不是传承家族,而是传承人类文化精华。”
关于接班,他表示尊重子女的选择,虽然他欢迎子女参与企业管理,但也做好日后由职业经理人接手的准备。
在研究了其他家族企业的兴衰后,他对“富贵”有特别的定义,认为“贵”的核心是为生命增值。
他说:“家族企业为什么不过三代,因为他忘记了,富之后不贵就不能持续。富贵是两步路,你有了钱之后做什么,为什么增值。传承首要目标也有意义,最主要这个家族企业是有价值的,所以富之后必定要贵。”
曹慰德也把“爱”写入曹氏家训中,强调爱是传家的秘诀:“没有爱,一个家族可以持续吗?不可以,家庭也不能持续。最重要的是培养爱。培养爱也是从富到贵的路。”
宏观: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与历史
为提升中国企业家家族继承人的综合素养与实战能力,搭建高端及同辈人脉资源,“长青计划”聚焦内修实力,创富与传富的理论体系及实战能力;外拓资源,可长期依托的高端资源和同辈圈层;延揽国内外知名学者、科创巨擘与企业领袖,紧扣家族企业二代传承的特点与需求,助力新一代青年企业家创新变革,自我超越。
“长青计划”将通过为期一年6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带领学员全方位了解资本、科技、宏观、军事、人文、产业等多个模块,实现跨学科,体系化的学习,促进长青学员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周建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
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建波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为光华管理学院讲授的《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颇受学生欢迎。
在长青计划的课堂上,周建波教授基于供给、需求、分配等制度变迁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的转型。
通过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周建波教授引申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方式。他表示,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都有共性、普遍性的一面,诸如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取代合伙制商号、产业结构变化、城市化、基尼系数先高后低等。
此外,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路径依赖),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各国现代化的个性、特殊性,而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便由此而来。
对此,周建波教授总结了中国近代各时期工业化的水平和特征,帮助长青学员从历史的维度展望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包括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变化,以及国际范畴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等。
而具体到金融,周建波教授更是从清末民初金融变革为切入点,展开讲述了新式银行的发展与山西票号的衰败。
缪延亮
原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
缪延亮教授2013-2018年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高级顾问、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研究主管,负责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相关的全球宏观和策略研究工作并牵头完成了研究团队建设试点计划。
加入外汇局前,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经济学家六年,先后在新兴市场和债务政策等部门工作,一线参与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救助。
加入IMF前,他在以色列中央银行任访问学者暨行长费希尔教授特别助理,研究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制度设计,并在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政策学院任教。
在长青计划的课堂上,缪延亮教授从全球视角出发,拆解了当前宏观范式转变以及对资产配置的影响。由于中美“脱钩”、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多重冲击的暴发,“做大蛋糕”越来越难。
对此,缪教授总结了全球宏观范式发生重大转变的三个现象,包括财政扩张、逆全球化和能源自主,以及一个内核,经济国家主义。
了解了宏观范式的转变,缪教授进一步引申了其对资金流和产业链的再布局,他表示,发达经济体更倾向将产业链布局在地理临近的周边地区或价值观更为接近的盟友国。
针对长青计划学员的家族投资布局和关注,他认为我国同时面对内外部挑战,短期稳预期,长期看转型,并对市场的国家化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廖明
PAC创始合伙人、管理合伙人
廖明老师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就职于摩根士丹利、凯雷和瑞银集团。2018年创立五亿美元的PE基金Prospect Avenue Capital (PAC),并担任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硕士业界导师。
在长青计划的课堂上,廖明老师基于长青学员的年龄特征,首先从从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方法论出发,阐述了与投资相通的底层逻辑。
他表示,虽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遗忘,但却给凝结成了两大方法论,包括从上往下,从大到小(TOP DOWN),和以终为始,结果导向(BACKWARDS FORWARD)。
基于这两大方法论,在随后的分享中,廖明老师将其延展应用在了全球资本市场和中国监管政策分析中。
首先,他抛出了投资三大主题,包括中美关系(地缘政治)的研讨、政策和监管的分析、对于DPI的理解等。
随后,基于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分析,提出去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趋势,及其对资产配置的影响。
在资产配置部分,无论是资产配置机构介绍、全球资产配置趋势还是我国本土另类资产LP现状的比对,始终回归于投资三大主题和三原则,帮助学员反复回溯两大方法论。
作为长青计划的核心特色,沙砾团队的资深投资总监及风控负责人担任实战导师,带领长青学员在课堂上理解投资理论、在实践中掌握投资方法。
在第一期课程中,四位导师分别从股权投资导论、股权投资方法论、需求分析、竞争分析四大模块,从理论层面初探股权投资的系统框架。
曾晓松
香港奥恺基金创始人、董事长
曾晓松曾任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香港主管、摩根大通集团投资银行部副总裁。
在长青计划的主题沙龙上,曾晓松老师基于《原则: 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一书,从自身投资经历出发,拆解了2023年各国投资回报比较后的深层原因,带领学员把握了四大原则、大国周期、八大要素等核心概念。
他表示,无论是从职业规划还是投资角度,把握好大周期就实现了成功的一半。
一个人一生中所能获得的机会,理论上只有三次,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有抓到,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 抓到一个,至少能成为中产阶级。
针对周期的不确定性和个人风险管理,曾晓松老师通过《反脆弱》总结了识别和应对不确定性所带来损失的脆弱,减少损失甚至从中获益的方法论。
他表示,面对外部风险或者不确定性,脆弱状态会导致损失,甚至是严重后果。强韧状态最多只能减少损失,但反脆弱状态却能从外部风险或者不确定性中获益,就像一个杯子变成两个小杯子一样。
对此,曾晓松与长青学员围绕几个故事,系统介绍了识别脆弱性、提高强韧性、积极反脆弱,从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中获益的方法。
通过三天的课程,长青计划的学员一方面初步了解了家族企业传承的精神内涵与相关准备,并通过四期大咖的主题分享了解了有关投资的全球视野与具体落地的方法论;
另一方面,通过课上与课余时间的交流,长青计划的学员间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未来也将助力校友网络与企业互动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