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太空服务及配套公司
中国商业航天初创公司正以创新技术和多样化服务推动行业发展。从卫星在轨服务、太空安全保障,到载人航天飞船研发,这些公司正逐步填补市场空白,推动中国航天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太空服务及配套公司。创始人:贾育豪,曾负责星际荣耀双曲线三号运载火箭海上回收平台设计研制工作,并2次参与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一子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卓航星顺致力于研发运载火箭海上回收设备,并提供系统性的火箭回收解决方案。公司聚焦于运载火箭一、二子级回收服务、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同时提供技术转让业务。2025年计划完成第1艘近岸式海上回收平台的改建工作。创始人:雷诗情,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载人航天人因工程方向。穿越者是中国首家民营载人航天公司,集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研制和太空旅游运营为一体,致力于打造中国的“龙”飞船,实现为国家和商业低成本送人送货。目前,穿越者壹号(CYZ1)亚轨道载人飞船已正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计划2028年实现中国乃至亚洲的太空旅游,开启普通人及商业载荷低成本、常态化上太空的新纪元。
国星飞测是思科瑞公司在海南文昌航天城设立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商,旨在为火箭产业园、卫星超级工厂及相关配套项目提供全面的检测服务。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公司将初步具备全面的检测能力。星地探索是一家专注于卫星安全、太空安全业务的公司,并建立了国内首套太空安全专属漏洞库——《太空安全漏洞库》,系统性收录并分析各类航天器和空间系统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为航天任务的网络防护、数据加密、态势感知等提供重要支持。融资情况:2024年9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创始人:赵磊,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曾在航天科技五院从事卫星研制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10余年,2016年创办航天驭星。三垣航天,航天驭星子公司,专注于空间操作技术研发、载荷产品研制和在轨服务业务运营,主要应用于空间碎片清理、航天器在轨延寿与加注、航天器在轨维修制造等场景。2024年11月23日,完成了首发试验星“西垣0号”的设计方案评审。创始人:边九州,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而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工作。轨道未来是国内首家卫星在轨服务运营公司,致力于研发以延寿卫星为核心的在轨服务系列产品,涵盖卫星延寿、离轨、维护与维修等服务,旨在成为卫星的“续航站”和“4S店”,重新定义轨道规则。海瑞航天是一家为商业航天全行业提供基础可靠性咨询和全流程质量方案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提供涵盖工程咨询、验证仿真、检测分析、采购服务、仓储物流、解决方案等六大领域的综合服务,已为多家卫星公司、星上单机研制单位及元器件生产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融资情况:2024年12月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创始人:仓基荣,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天文学博士后。星测未来是一家太空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商,核心产品包括星测、星溪、海月三大系列。该公司已研发并成功部署多款高性能星上智能处理平台,目前已有21颗载荷成功在轨运行,具备批量交付能力。创始人:李健,航天科技一院工学硕士,曾参与多型在轨飞行器、商业上面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及火箭的研制工作。无限宇航专注于空间在轨服务,自主研发的“太空巴士”可实现高效精准的多星部署,并拓展了在轨延寿、空间运输及载荷托管等业务。此外,还提供火箭、卫星、飞船等飞行器的高性能姿控动力系统及相关组件的定制开发。请您在下方投票选出您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初创公司。我们将根据您的投票,并综合火箭公司、卫星公司、零部件公司、卫星应用公司、太空服务公司五个行业分类,选出中国商业航天10大初创公司。 请在手机微信登录投票 选出你心中的中国商业航天10大初创公司 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