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走出北京,落地全国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商业航天列为战略新兴产业,由此也拉开了全国各地围绕商业航天产业招商引资的序幕。北京作为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最早发源地,在这过程中的角色如同“黄埔军校”,培育了诸多商业航天企业。2024年以来,中央多次针对促进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给予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了各地产业招商的速度和规模。过去半年,多个大项目落地各省,总投资近80亿元,掀起2025新一轮产业落地潮,进一步构建起了商业航天“京内发芽,京外开花”的生态格局。2月25日,据南京人民政府官网及六合区(龙袍街道)公示信息,星河动力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南京,致力于新一代低成本、高可靠“智神星二号”系列大型重载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
项目投资主体为星河动力公司,计划总投资20亿元,落地火箭总装基地。包括运载火箭总装车间、部段装配车间、综合试验车间、运载火箭储运中心和综合保障中心等。项目将满足年产10发“智神星二号”系列火箭的总装总测、部段铆接装配、多模块箭体仓储、研发办公配套等需求。
“智神星二号”是星河动力自主设计的CBC构型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助推级和芯一级均可垂直回收。箭体名义直径3.8米,箭长约66米,起飞质量1196吨,起飞推力约1600吨,运载能力近30吨。绍兴发改信息显示,中科宇航大型液体火箭超级工厂落户绍兴市柯桥区,已在近期开工。
图源/绍兴E网中科宇航液体运载火箭制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其中研发费用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计划新增土地约1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液体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厂房、液体火箭贮箱生产制造厂房、舱段生产制造厂房、数据与计算中心等。
图源/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官网项目成熟运行后,可实现年产12发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每年可以提供约90吨运载能力,有效应对我国即将到来的低成本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任务和大规模星座组网建设高峰。2025年,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星际荣耀)在四川成都、绵阳均有布局,内容从液体火箭到发动机试车台,总投资超36亿元。成都造火箭:年产20发2月21日,成都市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现场推进活动在成都市新都区举行。双流区与星际荣耀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将建设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填补成都火箭总装领域空白,带动卫星发射服务全产业链集聚。图源/成都发布星际荣耀董事长彭小波介绍,落地双流区的项目是双曲线三号火箭生产总部基地。基地计划2025年上半年动工,2026年具备投产条件,将拥有年产20发双曲线三号火箭的生产配套能力,在2030年实现收入规模突破40亿元。未来,火箭的生产总装、测试发射等所有工作环节,都将集中在成都基地完成。绵阳造发动机:年产50台位于四川绵阳的星际荣耀商业航天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6亿,除试车台外,还建有发动机装配厂房,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发动机试验测试厂房正在开展前期设计。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50台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图源/四川新闻联播在绵阳市涪城区星际荣耀项目建设现场,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已经整体呈现,火箭发动机已经安装在推力架上,今年3月,这里将进行首次点火试验。未来,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将在这里进行高密度、高频次的试车试验。除了这几家公司外,不少商业航天企业也都或多或少在与各地方政府接触,洽谈落地事宜。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分布情况图源/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一般观点认为,企业选择在哪些地方落地时,产业协同、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多方面都是重要考虑因素。降本增效。相对于人口密集、成本较高的大城市,南方省市在土地、人才、配套产业链方面,更有利于企业经营降低成本。产业协同。卫星及火箭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试验、制造、应用场景对于地缘条件需求较高。自然条件适宜、贴近上下游客户的地区更有利于相关业务开展。政策吸引。各地针对商业航天的招商政策力度(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税费、代建等),也是影响企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实际上,各地招商政策中的资金支持,往往是企业方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某企业的相关人员就坦言,现阶段,能够给予投资的地区,是我们的优先考虑的落地对象。如果按企业落地的“潜规则”,项目总投资金额的中,相当一部分为地方出资(大约20%到50%不等),对企业来说,产品业务落的地方越多,则意味着越有机会拿到更多的投资。主抓航天招商的地方政府,不仅应只把企业招进来,更应关注如何把企业留下来,这就需要在政企服务、产业配套、市场培育等方面多下功夫。3月份,商业航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即将一周年,今年还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不论是资本、产业或市场,2025的商业航天都将迎来一次考试。等待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