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3分钟看懂商业航天|一周动态(2025年3月第2周)

中国商业航天
1、海南商发一号工位首发成功
3月12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八星”方式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你好太空:
本次一号工位成功首发加上2024年11月30日二号工位的成功首发,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了双工位发射能力。
海南商发一号工位“7天发射、7天恢复”的快速测发能力、双工位运作可满足未来高密度发射需求。此次任务也是商业星座公司和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协同运作,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从研发到发射的完整闭环。
图片
(图:长征八号火箭升空 图源:中国航天报公众号)
2、星际荣耀已投产3发双曲线三号,预计12月完成首次“入轨+海上回收”
近日,星际荣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首批交割,本轮融资由四川省天府芯云数字经济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投资,资金重点用于双曲线三号火箭的研发及焦点系列发动机试车台、发动机生产产线的建设。目前,已有3发双曲线三号投产,预计今年12月完成首次“入轨+海上回收”飞行试验,2026年6月完成复用飞行试验。
你好太空:本轮融资加速了双曲线三号的研制进程,星际荣耀继完成德阳什邡总装基地后,落地绵阳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全面支持焦点二号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发验证。星际荣耀在四川“德阳-绵阳-成都”三地协同布局,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助力四川构建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图片
(图:星际荣耀焦点系列发动机试车台 图源:星际荣耀公众号)
3、发改委批准,微纳星空批量造卫星
近日,微纳星空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将在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建设商业卫星总装测试大厅以及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等相关基础设施。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50颗以上200kg级-500kg级卫星产品。
你好太空:
与传统站位式卫星总装方式相比,智能化产线可以将卫星AIT总装时长缩短到1-1.5个月,节省大量装配与测试人员,大幅节约人工成本。
微纳星空智能产线建成后不但可以快速响应需求,单位卫星的边际成本也会下降,有利于其扩大市场占有率,一句话来说就是“降本、提速、扩规模”。
图片
(图:微纳星空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项目效果图 图源:微纳星空公众号)
4、国防科工局发布关于促进商业航天测控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
3月14日,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了《国家国防科工局关于促进商业航天测控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对商业航天测控的站网建设、技术规范、安全管理、支持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你好太空:该通知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政策体系的重要补充。从政府工作报告两度提及商业航天,到多个指导性文件的发布,再到国家航天局作为商业航天行业管理部门,保障海南商发一号工位首发任务,我国商业航天正在形成安全、开放、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图片
(图:国家国防科工局关于促进商业航天测控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 图源:国家航天局官网)
5、全国0.5m分辨率卫星影像首次双月度业务化更新
近日,长光卫星宣布从2025年3月10日起,提供全国0.5m分辨率卫星影像双月度业务化更新服务,并发布了2025年全国双月度0.5m分辨率一张图第一期(1-2月)。
你好太空:长光卫星首次发布的1-2月影像有效覆盖率达99.4%,填补了我国高频次高精度遥感数据的空白,全国0.5m分辨率卫星影像的上线,也将推动下游遥感应用生态向更高分辨率、更高频次、更广覆盖范围良性发展。
图片
(图:长光卫星双月度业务化更新 图源:吉林一号)
国际商业航天
1、“太阳鸟”核聚变动力飞行器
近日,英国Pulsar Fusion公司发布了“太阳鸟”星际转移飞行器概念视频,采用Duel Direct Fusion Drive(DDFD)核聚变发动机,预计在2025年进行静态测试,2027年在轨演示,未来可作为太空拖船执行各种深空任务。
你好太空:“太阳鸟”核动力飞行器标志着人类在深空推进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若能实现,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太空探索模式,并为未来星际任务提供全新可能性。
图片
(图:“太阳鸟”星际转移飞行器 图源:Pulsar Fusion)
2、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成为Relativity Space新CEO
近日,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宣布成为Relativity Space新任CEO,他对该公司进行了大额投资并获得了控股权。
你好太空:
施密特的大额投资和出任CEO,一方面缓解了Relativity Space因2023年“Terran 1”火箭试射失败及融资困难的发展瓶颈,加速下一代火箭“Terran R”(计划2026年首飞)的研发进程。
另一方面,若施密特能成功复制其在谷歌的生态构建能力,Relativity Space或将成为商业航天“第二梯队”的领头羊,甚至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图片
(图:Terran R 图源:Relativity Space)
3、SpaceWERX选定8家公司开展4.4亿美元的公私合作项目
3月8日,美国太空军商业拓展部门SpaceWERX宣布了战略资金增加(STRATFI)协议的8家获得者(Albedo、Beast Code、CesiumAstro、Gravitics、LeoLabs、Rise8、Umbra和Xona),该协议总额4.4亿美元,约1.01亿美元来自SpaceWERX,其余则来自相关军事机构及私人资金。
你好太空:官方资金的注入有助于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避免因资金不足导致的研发停滞,提升美国太空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公私合作的模式可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进入太空领域,不仅能为项目提供充足资金,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太空经济的繁荣。这种模式对我国商业航天的未来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片
(图:SpaceWERX 图源:SpaceWERX)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