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应用北斗又一案例--福建莆田北斗三维电子围栏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建设智慧工地典型案例评审结果,莆田书峰220千伏变电站工程荣获电力行业智慧工地最高奖项——智慧工地五星典型案例,是国家电网唯一获此荣誉的220千伏电压等级工程。 智慧工地星级典型案例评选是国内电力行业智慧化转型方面最具权威的荣誉认证,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主办,旨在推动电力建设行业的智慧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书峰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坐落于仙游县书峰乡,2024年12月28日竣工投产,解决了仙游片区下楼、城中、钟山等6座110千伏变电站单电源点问题。建设过程中,莆田供电公司创新提出“1+2+3+4+N”智慧工地建设思路,即以工程建设数智化管理为主线,以为管理赋能、为现场减负为目标,通过AI行为分析、环境监测、体温监测、北斗三维电子围栏、无人机等感知设备及智能终端,实现对施工作业现场各要素信息的实时感知和边缘处理,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施工现场智慧工地业务体系。
北斗三维电子围栏是什么北斗三维电子围栏是一种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定位技术,结合三维空间信息,在特定区域内设定虚拟边界的安全防护系统。当定位设备进入或离开这些设定区域时,系统会触发相应的报警或提示功能。工作原理北斗三维电子围栏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北斗定位技术。用户首先在电子地图上设定一个或多个虚拟边界,这些边界可以是圆形、矩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当定位设备进入或离开这些设定区域时,系统会自动判断并触发相应的报警或提示。优势精确度高:北斗三维电子围栏可以精确到几米甚至几厘米的范围,确保定位的准确性。实时性强: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定位器的位置,一旦进入或离开设定区域,立即触发报警或提示。可定制性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不同的虚拟边界和报警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数据安全:在设备超出预设范围时,电子围栏可以通过“数据自毁”和“系统销毁”等措施确保数据和设备的安全。电力建设智慧工地是什么?电力建设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对电力建设工地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的一种新型工地管理模式。它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智能预警和优化调度,以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核心功能和技术特点智能监控系统:通过AI视频识别系统和智能硬件(如无人机、机器人),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如未戴安全帽、烟雾明火等,确保施工安全。数据分析与预警: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混凝土温度、模板沉降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预警,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云平台管理: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的高效计算、存储及提供服务,使得项目各参建方能够更便捷地访问数据,协同办公,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的北仑电厂智慧工地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数字广播、人员定位、AI行为识别和BIM建模等功能,通过这些模块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该系统使得施工现场在中央大屏上立体化、直观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