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太空种子结穗迎收获
工作人员在采收第一代种子。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4月7日,三亚市崖州湾马丹南的一片南繁试验田,8000粒遨游太空的水稻种子迎来收获,得到7000余穗、约100万粒第一代种子。下一步,科研人员将对这些第一代种子进行加代繁育、观察筛选等工作,直到选出优良品种。“航天诱变的变异方向随机,需要连续种植和加代繁育,因为变异的不确定性,通常变异率仅0.05%-0.5%,选出高产又好吃的种子,得万里挑一!”海南农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仕明介绍。2024年11月15日,搭乘实践十九号卫星“上天”的8000粒水稻种子在三亚市崖州湾马丹南的一片南繁试验田播种。
工作人员在采收第一代种子。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工作人员在采收第一代种子。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4月7日,三亚市崖州湾马丹南的一片南繁试验田,8000粒遨游太空的水稻种子迎来收获,得到7000余穗、约100万粒第一代种子。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工作人员在采收第一代种子。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