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部队向Muon Space提供4460万美元合同,利用其野火监测卫星技术填补军事天气监测空白。
风云气象卫星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等领域,数据服务需推进现代化以释放潜能。
美国Maxar与加拿大Ecopia合作发布AI制图产品Vivid Features,自动转换卫星图像为高精度矢量地图,精度3米,应用于政府、商业及军事领域。
多家公司合作推出地球数字双胞胎Orbion项目,卫星数据实时刷新模型,应用于训练和监测。
“女娲星座”在防汛中成效显著,12颗在轨卫星具全天时等优势,构建一体化监测体系,助力多地区灾情监测与决策。
美国光学和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技术领先,重量大、分辨率高,现转向小型化,以应对成本和风险等问题。
7月30日,印度GSLV Mk II火箭将NISAR卫星送入轨道,这是美印合作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有高观测精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孙光才团队的星载SAR成像理论成果,助力卫星为泸定等地震抢险提供关键影像,彰显科技力量。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7月18 - 20日在合肥召开,聚焦气象与新经济,展示气象卫星遥感等科技应用,设20场分会。
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合肥开幕,聚焦商业航天等产业,逾2000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