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定"一四三"计划,力争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千亿元,推进技术攻关和产业协同,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我国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取得多项原创成果,为空间探索奠定基础。
Viasat与Telesat签署协议,将合作部署低轨星座应对SpaceX竞争,合同金额未披露,计划2026年发射卫星。
NanoAvionics获1.225亿欧元合同,为SpinLaunch生产280颗LEO宽带卫星,首期星座2026年部署,目标扩展至1200颗。
加拿大MDA拟2.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卫星芯片商SatixFy,强化卫星供应链并提升日产量至两颗,交易溢价75%待监管批准。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向全球开放数据,助力城市热岛监测及碳排放评估,未来将构建卫星星座加强国际合作。
Telesat与孟加拉国ADN Telecom达成合作,2026年发射低轨卫星,2027年底为南亚提供企业级卫星通信服务。
博思艾伦公司提出"Brilliant Swarms"卫星星座计划,由2000颗AI卫星组成导弹防御系统,成本250亿美元,预计5-7年部署完成。
松江区启动2025年商业航天及空间信息产业项目申报,支持企业引进、卫星建设和技术创新,提供最高3000万元补贴。
西班牙向Sateliot注资近1400万欧元,助其将纳米卫星星座扩至百颗,B轮融资近6000万欧元,目标运营250颗卫星提供全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