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宇航员将开展空间站科学任务,包括微重力研究、导航测试、消防安全及血液循环实验,推进深空探索技术。
NASA宇航员回应马斯克称国际空间站已过时应两年内脱轨,表示目前科学实验活跃,将按计划运行至2030年。马斯克此前称曾提议提前接回宇航员但未被采纳。
中国2025年将推进空间站应用与载人探月任务,深化中巴航天合作并启动外籍航天员选拔,稳步研制登月装备,目标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
我国2月航天动态:成功发射多颗卫星,月球车命名“探索”,天问二号将探小行星,中巴签署协议迎首位外籍航天员入驻空间站。
中巴签署航天员合作协议,巴方将派员赴华受训并进入中国空间站,系中国首次培训外籍航天员。
马斯克提议国际空间站两年内退役,早于美俄原计划,SpaceX获NASA合同设计离轨飞船,引发过渡期争议及多方利益冲突。
中国空间站完成管道检测机器人在轨试验,验证复杂管道适应性和安全性,仿生设计攻克变径运动难题,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马斯克建议NASA两年内让国际空间站脱轨以专注火星任务,或加剧与航天局及行业关系紧张,并影响轨道持续存在计划。
欧洲残疾宇航员麦克法尔通过医学认证,成为首位获准执行国际空间站任务残疾人,欧空局称其推动太空包容性。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创造国际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在国际上首次检测到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骨骼肌细胞的自噬现象……中国空间站自2022年12月31日全面建成以来,凭借长期微重力、宇宙辐射等独特环境条件,交出亮眼成绩单,实现多个国际“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