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中新网长春10月27日电 (记者 郭佳)在实现卫星批量化生产后,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新目标,2025年,“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在轨卫星增至300颗,具备每天(24小时)覆盖全球1次的能力。
2022年12月1日,自然资源部陆地卫星遥感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揭牌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有关同志、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国土卫星中心”)主任王权、党委书记倪庆华及创新中心共建单位代表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翔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土卫星中心总工程师唐新明主持。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三亚聚焦“一中心、一城、一区、三重点”,对标“三亚要当好转型发展的示范,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的目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南繁育种、深海科技为重点,统筹推动空天、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着力打造南繁深海科创标杆,加快跻身国家战略高新技术前沿区。
中新社厦门9月10日电 (记者 龙敏)正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上,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金砖国家人士纷纷发声,呼吁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11月22日,在2022中国航天大会期间,以“太空无垠 梦想无界”为主题的首届未来太空创新挑战赛决赛于海南海口圆满落幕。
  2022年6月5日发射的神舟十四号已经在轨工作5个多月,加上之前的神舟十一号任务(2016年10月17日出征同年11月18日返回),航天员陈冬在太空工作累计已经突破200天,陈冬成为中国首位在轨突破200天的航天员。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的战略发展要求,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日当天,科技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航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国家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部委及相关单位,中国工程院、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机构以及领军企业代表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相聚珠海航展,围绕中国交通星座共享共建阶段性成果进行研讨。
1月15日下午,临港新片区首个综合性知识产权财政扶持政策发布,共分为五章,共计18条,其中6条是全市首创。涉及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管理、多元化保护、高能级服务等方面,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10月8日,一场知名院士齐聚、学术大咖会集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顶流大会在海阳市十里金滩举行,会上,几条重磅信息正式公开:陆海空间(烟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联合李德仁院士打造“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首星“烟台1号”面向烟台市及周边区域需求,于今年12月发射,这将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第一颗智能遥感星;联合浪潮航天宏图启动卫星数据园,海阳在东方航天港建设数据、运营等五大中心,吸引卫星制造产业链企业落地,助力海阳空天信息服务产业园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北京日报客户端联合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卫星影像,从60万米高空俯瞰我国多个标志性地点近十年的历史巨变。
701710 ,总共 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