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在6G时代具备战略价值,卫星互联网将主导全球网络入口竞争,是数字经济安全底座及国防关键领域,需与军民融合等战略协同推进。
中国设定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展现高质量发展信心,继续推进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动能,推动创新、绿色与开放发展。
3月7日,海南成立首个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联合30余家单位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国家航天战略及自贸港建设。
航天长征公司半废锅气化技术通过国际领先鉴定;2025年长八系列火箭计划执行10余次发射。
全国人大代表孙泽洲表示,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寻找水资源支持星际探索,未来30至50年火星移民或可实现。
深蓝航天获近5亿元融资,用于星云可回收火箭研发及商业化,推进发射服务降本增效,星云一号拟年中发射,2026年将推运载力25吨级星云二号。
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此前已通过天问一号完成探测,新任务面临重力、气动等新挑战。
陕西“三项改革”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航空航天等多领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居全国前列。
全国人大代表张涛建议出台商业卫星出口专项政策,优化审批流程,支持民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航天竞争力,助推航天强国建设。
3月1日,张家港高新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44.3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前瞻性培育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