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600株“太空”小麦苗在海南育种,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种子完成诱变试验;SpaceX猎鹰九号火箭第26次回收刷新纪录。
商业航天全球兴起,国内外政策技术双驱动,推动经济多元创新。中国加速发展卫星互联网、太空旅游等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开启航天新时代。
北京亦庄推动商业航天发展,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计划2025年实现40余次发射,多家企业参与可重复火箭及卫星技术研发。
太空太阳能发电可解决地面光伏不稳定和地域限制问题,利用微波传输能量,随着火箭成本下降,可行性增加。
我国DeepSeek公司AI产品引全球关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将辅助航天员提升任务效率,但无法完全替代人类,需突破技术瓶颈。
雄安新区走过7年多的规划建设历程,谋划布局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服务(北斗)、商业卫星智造、空天飞行器四大赛道,汇集卫星集成与总装、运载服务、卫星载荷等7个领域空天信息产业链条。
我国以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升级,紧抓人工商业航天等技术创新窗口,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商业航天十年来快速发展,企业超500家,涵盖火箭、卫星研制及应用等领域,政策与资本推动产业升级。
杭州西湖区推进19个重大项目和53个重点招商项目,总投191.2亿元,其中包括全球首颗全金属3D打印卫星研发项目,预计今年发射。
新春伊始,我国航空航天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新飞机多地试飞,多型火箭将首飞,C919产能提升,天问二号启程探测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