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设立八周年,加速向创新之城转型,集聚北斗技术、卫星互联网等产业,吸引高端人才,形成创新产业集群。
雄安新区走过7年多的规划建设历程,谋划布局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服务(北斗)、商业卫星智造、空天飞行器四大赛道,汇集卫星集成与总装、运载服务、卫星载荷等7个领域空天信息产业链条。
日前,雄安新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围绕率先培育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三大标志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生命科学、未来能源、未来产业科技服务三大新增长领域,大力发展量子科技、鸿蒙欧拉、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等未来产业创新技术,构建梯次合理、融合发展的未来产业体系,以及实施未来产业发展六大行动,在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上有所作为,在新发展赛道上突破先行。
雄安10月30日消息,截至10月下旬,雄安383个重点项目累计投资7739亿元,开发面积19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521万平方米,4251栋楼宇建成。新功能加快配置,新产业蓬勃发展。雄安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有序推进回迁安置,12万余群众入住新居,还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申创农业产业园和示范区,打造无人农场。
10月16日上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在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务实合作。
9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成立。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红利”,逐步推进国土空间领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治理机制。
涵盖了智慧城市、地下空间、道路交通、安全应急、低空空域管理、森林草原、水利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