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全球78亿投资航天,中国狂飙19亿美元

图片
图/2025全球商业航天投资报告
如何在“后SPAC时代”重新锚定商业航天赛道?
全文2765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近日,BryceTech发布的《2025商业航天投融资报告》显示,全球航天投资的资金流向、投资配置和结构正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透露出“量缩价稳”的成熟市场信号。
—导读—
01结构变化,全球投资78亿美元
02美中欧包揽九成投资,中国居第二
03配置调整,投决“后移”,估值“前置”
04投资细分,聚焦卫星与发射
05三问2025,政策、市场、资本退出
06商业航天新周期将来临
01
结构变化,78亿背后的“中升美降”
图片
全球融资:美国下降,中国上升。
2024年,美国商业航天企业获得投融资比上一年的53亿美元减少13亿,中国则有大幅上升,从5.42亿美元增长至19亿。
图片
2024年全球商业航天企业投融资概况:
交易数量:220 笔(2023年为242笔)。投资接受方数量:198 家(2023年为212家)。首次投资者数量:365 家(2023年为400家)。
图片
图/2024年商业航天投资概况不过全球商业航天初创企业数量、交易数量、均有下降。另外,2024年平均单笔金额3550万美元,高于2023年的3200万美元,投资单笔均值有所提升。从“井喷”到“稳态”。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融资总额曾超过120亿美元,在此峰值后,连续三年在80亿美元附近“横盘整固”。
图片
图/2015-2024年投资交易数量与总投资额二级市场窗口尚未打开。从投资类型看,VC(风险投资)占比仍是主流,债务融资和IPO均仅为4%。
2024年投融资情况分布:
风险投资:188 笔交易,占全部投资的92%。公开募股:4笔交易,占比4%。债务融资:22笔交易,占比4%。收购:6笔交易,占比不足 1%。
02
美中欧包揽九成投资
图片
2024年商业航天被投企业的地域分布上,美国以83家被投企业为全球冠军,欧洲以57家位列全球第二(获投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中国以16家企业居第三。
图片
图/2024被投企业和投资人地域分布投资者地域分布上,美国221家投资者;欧洲133家(含英国、法国、德国等);中国34家;日本33家;韩国+印度:共32家。
图片
图/2015-2024全球航天投融资变化2024年,中国企业的投融资达19亿美元(全球第二),占世界投资额的24%,这得益于计划构建大型卫星星座的卫星制造商和发射服务提供商。
03
配置调整:投决“后移”,估值“前置”
图片
过去十年,全球商业航天新公司持续涌现。2015-2019年,251家初创公司完成首轮融资,其中,61家融资1轮,154家融资2-5轮,36家融资超过5轮。
图片
全球航天项目的首轮融资中位数在上升。2015-2019年为220万美元,2020-2024年升至310万美元。在投融资趋势上,微型VC和种子基金增多,大额融资减少;2024年前十大公司仅占总投资20%(2021年为62%)。
图片
在投资阶段上,早期阶段(种子/A轮)的投融资约占总交易数量的70%。天使/种子投资总额处于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资金配置正在转向后期阶段的公司(通常回报更快,风险更低)。
图片
全球投资分布趋势上:
种子轮:2020-2024阶段的项目投决,比2015-2019阶段平均推迟6个月。A轮:平均推迟1.4年,“产品验证”成为A轮的硬门槛之一。B论:平均推迟1.3 年,需要“真实客户合同”而非PPT。C轮及以后:提前2年,一旦跑通,资本蜂拥,估值跳升。
图片
从2024年数据来看,A/B轮投融资占比为2021以来最高;天使/种子轮占比则逐年缩减,资本更趋于“保守”。(欧洲更多集中在早期的种子轮/A轮企业)此外,单个项目的平均投资人为4.2家,比2015年的2.9家/项目有所增加,反映出资本“抱团”稀释风险,同时也抬高了议价门槛。
04
投资细分:聚焦卫星与火箭
图片
过去十年全球商业航天累计投融资约650亿美元,在具体的投融资赛道细分上,航天发射、卫星(通信、制造)成为“绝对主角”。
图片
2015-2024年资本市场投资领域分布:
交易数量前三的领域:航天器制造(21%),发射服务(17%),地理空间分析(17%)。资金占比前三的领域:发射服务(33%),卫星通信(23%),商业载人航天(10%)。
图片
图/2015-2024商业航天投资趋势
05
三问2025:政策、市场、资本退出
图片
商业航天投融资领域,2025年的关键问题(主要针对美国商业航天):国际主权太空能力政府会购买现成系统还是推动发展国内商业航天产业?政府将如何通过商业企业主导建设/宣誓主权太空能力?不断演变的美国航天采购政策谁将是航天主要受益者?老牌承包商还是新进入者。商业服务采购的转向将在哪些领域最为明显。“金穹” 计划和其他国防项目能带来的新商业市场有多大?科学和研究项目的资金将如何变化?不确定的资本金融市场资本配置是否会转向低风险资产类别,远离高风险领域。退出环境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首次公开募股项目稀缺,是否会导致并购增加。
06
商业航天新周期来临
图片
尽管全球商业航天投资逻辑面临调整重塑,但78亿美元的投资不是终点,而是“后SPAC时代”的第一块压舱石。预示商业航天新周期来临的同时,带来更多启示。
对创业者来说,
技术验证+订单落地+政府背书的“三重门”缺一不可,融资窗口期会被拉得更长,但单笔投资金额也会更大。
对投资者来说,
商业航天赛道足够长、故事足够大,但估值锚点已从“PPT”切换到产品验证甚至市场占有率。资本始终都在,只是换了一种更挑剔的姿势。
对政府机构来说,
谁能率先用政策、订单“喂”出独角兽,谁就能在下一轮地缘科技竞赛中占得先机。全球太空投资的“黄金时代”,已从“粗犷”逐渐开始“集约”,从“漫天撒钱”逐步进入“精准滴灌”。未来,就看谁能把卫星、火箭和订单同时摆上谈判桌。
注释: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是一种在海外资本市场常见的上市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先上市后并购的方式实现主营业务整合。“金穹”计划。2025年5月20日美国发布了名为“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规划,该系统计划在3年内“全面运转”
参考及引用:
《BryceTech Start-Up Space 2025》;
Ryan Puleo, Start-up Space Project Lead(瑞安・普莱奥,项目负责人);Carissa Christensen, CEO(卡丽莎・克里斯滕森,Bryce首席执行官);Carie Mullins, Director ofAnalytics(卡里・马林斯,分析总监);Simon Potter, Managing Director(西蒙・波特,董事总经理);
FAA商业太空运输办公室(AST)数据、BryceTech及网络公开信息。

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