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大航天时代”轮廓愈发清晰

中国东方空间引力一号火箭成功刷新世界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发射纪录,哈尔滨工大卫星公司在一年内将22颗不同类型卫星送入太空,这些突破标志着"大航天时代"加速来临。在8月5日举办的2025商业航天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上,专家深入探讨了行业机遇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赫晓冬指出:"商业航天已从国家任务的补充跃升为驱动技术创新、拓展应用边界的核心引擎,成为科技制高点和孕育新质生产力的蓝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法律顾问王冀莲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达6130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商业航天占比78%;全球商业航天投资超2980亿美元,企业数量突破1.5万家,中国企业接近500家。

政策松绑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024年全球商业发射达158次,发射航天器数量占全球86%,成功率86%,成本持续下降。专家布向伟分析称:"火箭发射价格正以每年50%幅度降低,从每公斤10万元降至明年的2-3万元。未来中大型火箭将成主流,重复使用技术将大规模应用。"

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哈尔滨工大卫星公司董事长陈健提出卫星制造需向敏捷制造转型。柔性卫星平台可根据任务需求快速调整功能,实现多任务兼容。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强调:"商业航天正在重塑产业生态,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地方产业集群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哈尔滨新区已集聚5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形成航天材料供应、卫星零部件生产、卫星应用服务三大产业集群。但王冀莲同时警示风险:全球太空呈现"一超多强,结盟发展"态势,空间环境持续恶化——现存有效航天器约1.1万个,10厘米以上太空垃圾近5万个,1-10厘米碎片超120万个。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问题亟待解决,她建议我国应加速构建太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空间活动许可制度。

尽管面临挑战,"大航天时代"轮廓已日益清晰。布向伟展望:"通信、交通、能源革命都将与航天深度结合,全球一小时快速抵达等愿景正在推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