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西班牙初创公司轨道范式正进军新兴的再入飞行器市场,计划开发可重复使用太空舱以实现高频次太空运输。这家总部位于马德里的公司宣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首次试飞,代号"Kestrel初始演示器"(KID)。
此次任务将搭载法国太空基础设施公司Alatyr、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及某机密客户的有效载荷。公司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科·卡恰托雷透露,直径40厘米、重25公斤的KID是未来Kestrel再入飞行器的小型原型。该设备由九人团队耗时不足一年开发,成本低于100万欧元。
KID任务流程包括:与火箭上面级连接数小时后分离,经历30分钟自由飞行,最终在南太平洋上空再入大气层。任务将测试制导系统和陶瓷热防护材料,太空舱不配备降落伞故不进行回收。飞行数据将通过双铱星收发器实时传回地面。
轨道范式计划2025年执行"学会飞行"进阶任务,采用120-150公斤级太空舱,携带40公斤有效载荷。该型号将首次集成推进系统,目标在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溅落。公司正与葡萄牙航天局协调再入计划,配合当地太空港建设。
全尺寸Kestrel太空舱预计重350公斤,运载能力达120公斤,计划2027年投入运营。卡恰托雷坦言此时间表"极具挑战性"。当前多家企业竞逐轨道返回市场:美国瓦尔达公司已完成三次着陆任务,倒置空间公司首飞因推进故障失败,德国Atmos太空舱四月完成亚轨道测试。
轨道范式强调技术差异化:与瓦尔达抛弃推进模块不同,Kestrel将集成推进系统实现完全复用。同时通过增强机动性控制再入过载在3g以下,满足蛋白质晶体等精密载荷需求。卡恰托雷表示:"我们定位是太空出租车,而非专注单一领域。瓦尔达同时经营生物技术,我们则面向全行业客户开放运输服务。"
公司目标在2030年代初实现月均一次任务。目前依靠150万欧元种子资金和170万欧元政府拨款(含欧空局支持)推进研发,正筹备新一轮融资。卡恰托雷保持审慎态度:"客户口头支持高频次服务,但实际行动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