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的卫星物联网
传统上,海洋观测数据需要等船只或人员回收设备时才能获取,数据滞后严重,且可能丢失关键事件(如突然的风暴、赤潮等)。卫星物联网的核心作用就是提供一条稳定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的准实时回传和设备的远程遥控。
在星数服务的对海洋应用中,卫星物联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
这是最经典和核心的应用。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浮标和潜标可以收集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数据,并通过卫星物联网发回陆地研究中心。
物理海洋学数据传输:实时回传水温、盐度、海流速度与方向、波浪(波高、周期)、潮位等数据。
海洋化学与生态:监测海水酸碱度(pH值)、溶解氧、叶绿素浓度(反映浮游植物量,即渔业资源基础)、营养盐含量、污染物(如石油烃、微塑料)等。
潜标可以长期监测海洋环境噪声,以及特定生物(如鲸、海豚)的叫声或人类活动(如航运、海上施工)的噪声。
2.商业运营与安全保障
渔业养殖数据传输:养殖区内的浮标可以监测水温、溶解氧等关键水质参数。一旦溶解氧过低,系统可自动报警。浮标可以作为航标,报告自身位置(防止漂移或被盗)、工作状态。同时可以监测航道的水文气象信息。此外,海上工作平台,在平台周围或管线沿线部署的监测浮标/潜标,可以收集环境数据,用于结构安全评估和作业决策。
3.海洋监视:
潜标可以构成水下监视网络,通过声学传感器监测过往船只,特别是潜艇的踪迹。
4.设备状态监控与远程管理
除了传输采集数据,卫星通信还承担以下功能:
状态报告:定期通过卫星物联网报告设备的健康状态,如电池电压、设备内部温度、姿态等。
远程控制:研究人员可以在陆地上通过卫星链路对浮标或潜标进行远程指令控制,例如调整传感器采样频率。
在特定事件(如地震、台风)发生时触发密集观测模式。进行设备诊断、软件升级或安全休眠/唤醒。用什么设备国内使用天通设备和北斗设备较多,一些传输数据量大的,也可能用到高通量卫星,但对能耗要求较高。资费贵不贵天通有多种套餐资费,比如6000元,一年20万条短数据,或240M流量。北斗如果是单向卡,基本费用在1000元以内,当然,北斗发卡已经转到中国时空集团,新的套餐政策我们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