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北京时间2023年02月27日,美国SpaceX公司公布了他们第二代星链卫星mini版(后称“V2 mini”)的相关技术参数。虽冠以mini的后缀,但其单星质量已经达到了750kg,是第一代星链卫星的两倍多。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作了主旨演讲。在谈及北斗研发之路时,林宝军表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整体核心指标已经超过美国的gps。他勉励中国科学家要建立自信,不要总觉得自己不可能超越别人。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1月13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卫星点火升空,随后将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2023年首战告捷。
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后,与地面的联系要依靠一张测控通信网。这张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就像是“风筝线”,一头连接航天器,一头连通地面,时刻保证着飞船与地面的顺畅通信。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这张测控通信网对天地之间的通信保障能力也显著提升,不仅航天员的出舱和空间站活动清晰可见,还能“说来就来”一场生动的“太空授课”。今天的“两总话天宫”,我们就与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李国民,一同探访空间站“天地通信”的故事。
昨天(3日),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建站为应用”是我国建造空间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中国空间站实施建造以来,航天员乘组成功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目前,正在开展的各项试验进展如何?
中新网西安2月10日电 (记者张一辰)“有了中继终端这个‘太空伴侣’的陪伴,航天员在遥远的太空将更加安全和舒适。”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载人航天工程任务负责人余晓川表示。
自2022年11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两个多月,先后完成科学实验机柜解锁与测试、应用载荷货物出舱、空间站及载人飞船设备巡检等工作,并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试)验。
今年4月26日12时4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声巨响震撼了大地,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拔地而起,犹如一条白色的长龙扶摇直上,直冲云霄。此次卫星发射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为珠海欧比特公司研制的这5颗遥感微纳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开启了我国卫星商业化的新局面,也标志着哈工大军民融合迈上了新台阶。
2月4日,上海首颗科普教育卫星——“闵行少年星”在轨运行满180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通过上海航天空间技术团队的努力,“闵行少年星”在太空中以滑动聚束的方式跳起了兔年的第一支“舞”。同时,三张由闵行学子提议搭载的“探地”载荷拍摄到了高光谱成像图片,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也传送回了空间公司数据应用处理中心,为进一步发挥“零碳小先锋”的价值又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央视网消息:本次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不仅是全新批次的长二F火箭,也是首次和发射场系统的全新地面设备搭配,可以说是既用上了新批次火箭,又使用了全新的发射设备,较上一发火箭,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
101110 ,总共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