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Swissto12公司宣布为SES的O3b mPower网络提供新型电子导航天线,集成收发功能并采用3D打印技术,助力偏远地区通信及国防任务。
低轨卫星兴起引发全球通信产业变革,SpaceX主导市场,传统业务下滑,宽带增长迅速,行业整合加速,未来趋向天地融合。
低轨卫星互联网作为目前最重要的“航天+”市场,是驱动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加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国航天以卫星影像结合AI技术创作“千里江山图”短视频,配国风《汉风》乐曲,展现山河锦绣,融合科技与艺术彰显航天成就。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亚米级分辨率领先,商业航天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遥感平台上线,北斗产业产值超5300亿,两监测卫星启用,海洋盐度卫星填补空白,2035年建成下一代北斗系统。
卢森堡物联网公司OQ Technology获欧盟1750万欧元资助,通过近地卫星实现手机直连,计划2026年发射首颗升级卫星,布局千亿美元天基通信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科技现代化,各地春耕应用遥感、无人机及AI技术,推动设施升级和单产提升,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Urban Sky公司开发了便携式平流层气球,用于执行成像和其他通常由卫星完成的应用,该公司已筹集3000万美元用于扩大其工作。
铱星通信公司首席执行官马特·德施2月4日在硅谷举行的Smallsat研讨会上表示,该公司正在研究使用小型卫星来展示先进的定位、导航和授时(PNT)能力。
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行稳定且服务性能优异,自2020年建成开通以来,于去年和今年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工程收官之战,发射五颗导航卫星。其运行精度不断提升,具备全球定位、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等7大功能,服务性能稳定,能满足多样化需求。防灾减灾是北斗典型应用领域之一,它还深度融入多行业领域,在大众消费领域成果丰富。北斗系统工程1994年立项,历经三十年实现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成为我国规模大、覆盖广、性能高且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复杂航天系统,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已被100多个国家使用,未来将在世界卫星导航领域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