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速达19%,显著高于整体水平,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引领增长。
成都出台商业航天三年计划,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达500亿元,打造卫星研制能力和产业集群,签约3个项目并发布城市机会清单。
美国两党议员反对NASA科学预算削减近半,称将威胁太空经济及国家安全,承诺推动充足拨款。
成都发布商业航天三年计划,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培育链主企业并打造应用场景示范区。
成都一季度引进重大项目331个,外资到位超5亿美元实现正增长,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并出台新政策吸引外资。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外资加速布局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与航天产业新高地。
2025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10周年,太空安全成国家战略重点,需多维度强化保障体系应对风险。
朱雀三号天鹊发动机第100台下线,我国商业航天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可回收火箭技术及3D打印缩短制造周期。
中国航天任务需在轨部署AI技术,但面临存储与计算挑战。研究提出模型轻量化、智能化移植及可信验证等关键技术,推动航天器智能化发展。
海南举办航天产业招商大会,发布14个项目,推动产业链发展,计划实施六大行动提升发射及产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