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Isar Aerospace公司完成首枚Spectrum火箭测试,待挪威许可后将首次试飞,该火箭可运载1000公斤至近地轨道,计划从安岛航天港发射。
2024全球航天发射263次创新高,按发射机构划分,美国SpaceX以134次居首,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以134次轨道级发射领先全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ASC)居于第二位。
2022年12月9日捷龙三号首飞,实现全球首次固体火箭“海上热发射”。它有快速响应、运力灵活等特点,成本约2500万美元。截至2024年执行5次发射,成功率100%。未来计划提升发射频率、技术迭代、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商业航天“出海”标杆。
国内首款外夹式体外流量监视仪上市,助力ECMO产业链安全。紫金山天文台更新银河系旋臂图像揭示恒星形成区。SpaceX猎鹰9号首次跨国回收至巴哈马,俄启动新一代航天员失重适应性训练。
泰伯智库发布火箭发射行业最新研报。2024年全球商业航天发射次数同比增34.17%,中国卫星需求将超7000颗,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46亿元,呈现国家队与民企双轨发展格局。
央视报道深蓝济钢长清测试基地建成三大火箭测试台,最大推力600吨,助力商业航天发展。
我国商业航天抓住黄金机遇期,海南商业发射场启用,可回收火箭与卫星组网取得突破,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速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华盛顿2月18日,火箭实验室为BlackSky发射首颗第三代成像卫星,具备35厘米分辨率及短波红外观测能力。同日SpaceX首次在巴哈马水域回收猎鹰9号助推器,实现国际海域着陆里程碑。
北京亦庄推动商业航天发展,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计划2025年实现40余次发射,多家企业参与可重复火箭及卫星技术研发。
中国航天2025年计划密集,推进可重复火箭技术及低轨星座组网,展现技术突破与发展潜力。此外,美国方面蓝色起源将裁员10%;萤火虫获2180万美元订单;SpaceX猎鹰9第26次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