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航天将进行垂直起降试验、多型火箭首飞、卫星星座部署、空间站任务、货运首飞和小行星探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12月18日宣布,它通过其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授予萤火虫一项任务订单,以执行前往月球近侧Gruithuisen Domes地区的任务。任务订单价值1.796亿美元。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美国航天局(NASA)17日宣布,因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技术故障滞留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宇航员,将不早于2025年3月底返回地球。这意味着宇航员的返回计划再被推迟,原计划仅一周多的太空行程,将最终延长至超过9个月。
日本月球着陆器开发商ispace已确认,其第二次登月任务将与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的第一个月球着陆器一样,在同一架SpaceX猎鹰9号上发射。
12月17日凌晨2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宏图PIESAT-2 09~1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四颗卫星为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也被称作“SAR卫星”通过SAR卫星可以穿透云雾和雨层,对我们做指挥的决策、灾害的评估和灾后的重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北京时间12月17日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宏图PIESAT-2 09~12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成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12月16日发布了低地球轨道微重力战略的最终版本,概述了与人类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存在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的目标。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于12月16日与一个工业财团签署了合同,开发一个安全的连接星座,总成本为106亿欧元(111亿美元)。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15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从技术区成功转运至发射区一号发射工位,将于近日择机发射。
2024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IPSPACE 2024)近日在海口收官。在这场以“和平的未来、未来的和平”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合力推动扩大航天“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