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问二号计划2025年发射,执行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后续探测311P,面临高速再入等技术挑战,任务周期超10年。
我国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卫星实现批量生产应用,产业链完善,未来或实现太空旅游。
我国提出载人火星探测新方案,采用CZ-9B新型空间转移运输系统,三次发射即可实现65吨载荷的近火轨道运输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三大试验区一日三试,火箭、卫星发动机试验均成功;八院风云卫星监测恶劣天气 。
中国新兴产业布局全球领先,政策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各地重点培育未来产业增强竞争力。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走访调研蓝箭航天,强调发挥首都优势突破关键技术,建设全球创新高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中国4月11日在西昌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用于多频段高速率通信技术验证。
湖南赛德雷特卫星智能制造工厂首颗株洲造遥感卫星XR-11下线,市长陈恢清宣布,将赴酒泉发射,助力中部航天发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探月工程20年展,20米交互长卷融合传统与科技,呈现各省探月贡献,展览持续至5月底。
中关村论坛热议AI赋能科研新范式,朱雀二号火箭应用AI实现发动机仿真千倍加速,推动商业航天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