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探月工程20年展,首次同时展出月球正背面样品,呈现中国航天技术突破与举国协作成果。
中国将在大阪世博会展示嫦娥五号、六号月球正背面土壤样品,系首次零距离对比。中国馆以竹简为设计灵感,融合科技文化元素。
美企呼吁NASA调整月球着陆器采购方式,主张批量购买及扩大规模,并应对VIPER任务取消争议。
GITAI完成日本载人月球车机械臂概念研究,将支持阿尔忒弥斯计划,预计2030年代初期发射。
美国宇航局完成阿尔忒弥斯II号载人火箭组装,推进登月及未来火星探测任务。
Intuitive Machines转向月球数据服务及卫星网络开发,获NASA通信合同,收入增长并计划2026年盈利,推进CLPS 2.0计划。
NASA模拟团队开发月球任务工具,工程师Bingham主导的DUST系统提供月球地形可视化,支持登月训练与研究,强调团队协作与技术创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3月20日公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标月球遥感卫星项目,助力载人登月任务。
中国科学家通过嫦娥六号月壤研究,确定月球最古老撞击遗迹形成于42.5亿年前,成果登《国家科学评论》。
萤火虫公司蓝幽灵1号月球着陆器任务圆满结束,传回超119GB数据并观测日食,实现全部预定目标,获NASA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