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长征公司半废锅气化技术通过国际领先鉴定;2025年长八系列火箭计划执行10余次发射。
陆海空间启动东方慧眼星座建设,计划2032年建成252颗卫星组成的全天候观测体系,李德仁院士提出AI驱动时空智能,核心技术已通过实验验证。
全国人大代表孙泽洲表示,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寻找水资源支持星际探索,未来30至50年火星移民或可实现。
我国正推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突破,航天科技与蓝箭航天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多款火箭今年将首飞,新一代载人火箭在研。
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此前已通过天问一号完成探测,新任务面临重力、气动等新挑战。
2025COSP深圳国际户外展举行,中兵卫通携北斗行者系列产品亮相,展示北斗技术在户外领域的创新应用。
海南卫星超级工厂计划年底出厂首颗卫星,建成后年产千颗;海南一号双星完成三年任务,推动大数据产业。SpaceX拟2025年底佛州首飞星舰。
陕西“三项改革”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航空航天等多领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居全国前列。
全国人大代表张涛建议出台商业卫星出口专项政策,优化审批流程,支持民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航天竞争力,助推航天强国建设。
3月1日,张家港高新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44.3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前瞻性培育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