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学载荷技术企业吉天星舟宣布完成过亿元A轮及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顺融资本和知壹投资联合领投,凯联资本、东吴创新资本、苏创投等机构跟投,资金将用于设备及现金流补充。
吉天星舟由中国工程院林君院士和张刘博士于2021年6月创立,已建立完整的航天光学遥感载荷研发生产体系,是国内光学遥感载荷品类最全、交付数量及在轨数量最多的商业航天企业。公司产品涵盖0.5m~200m分辨率全谱系光学相机、空间目标探测相机等,累计交付光学载荷超40台套,发射在轨18台套,成功率100%。
公司突破"高时效非沿轨一次过境曲线成像技术"和"新型计算重构高几何高光谱成像技术",率先研制出"高时效、高几何、高光谱"三高光学载荷并实现在轨验证。创始人张刘博士拥有近二十年光学载荷研究经验,团队核心成员均具备10年以上国家卫星遥感重大项目经验,硕博以上员工占比超60%。公司已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
2024年,吉天星舟成功发射搭载三高光学载荷的苏州一号、吉林大学一号卫星。经多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其成为国内唯一具备产业化应用能力的非沿轨曲线成像卫星。目前双星在轨超一年,已积累十六万余景遥感影像。公司三高光学载荷分辨率从3m提升至0.5m,高几何高光谱载荷计划通过下一代卫星产业化应用。
吉天星舟构建"吉天眼、吉天星、吉天云"三大产品矩阵,其中"吉天眼"涵盖对天对地载荷及感知系统。公司已实现工程化批量生产,具备年产数百台透射式镜头及百余台亚米级光学载荷的能力,成为国内首家步入光学主载荷批产阶段的商业航天企业。目前合作客户超40家,包括国家队单位和商业航天企业。
行业分析显示,光学主载荷占遥感卫星成本约50%,未来可能提升至70%。在低轨资源争夺背景下,我国已公布的星座计划中68%为遥感星座,预计国内光学载荷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同时"通遥一体"技术趋势将带来超200亿元增量市场,叠加海外出口需求增长,行业迎来多重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