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contact@futurespace.cn

电话

(86)010-82949816

从老工业基地到商业航天新高地的“太空突围”

 10月11日,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吉星"宽幅02B07星送入预定轨道。作为"吉林一号"星座的第141位成员,此次发射标志着吉林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新突破。

自2014年首组卫星升空以来,"吉林一号"已完成26次发射任务,141颗卫星在轨运行。这个以省份命名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不仅打破了国外亚米级遥感技术垄断,更在全球商业航天领域树立了"吉林标杆"。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土"独角兽"企业,以自主创新为引擎,成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吉林省自2013年起持续布局航天产业,先后出台《关于扶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将遥感卫星列为重大建设工程。十余年间,从省政府工作报告到"十四五"规划,均将"吉林一号"置于战略核心位置。省科技厅推动成立航天信息科技创新联合体,联合吉林大学等37家单位构建产学研生态;省市联动实施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政策;政府专项资金从产业园建设到超长期国债全面支持产业发展。

走进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天王楼",从"一箭4星"到"一箭41星"的模型阵列,展现了技术迭代的飞跃。"星载一体化"技术历经四次升级,卫星重量从400公斤降至20公斤,成本压缩至原1/20。多条批产线实现年产200颗遥感卫星能力,为星座组网奠定基础。长光卫星突破星地激光通信技术,构建高速传输网络,推动遥感数据在农林、环保等14个领域落地150余项服务,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吉林一号·共生地球"应用下载量突破350万次,"吉林一号网"注册用户超24万。

在长光卫星带动下,吉林已形成覆盖超千家上下游企业的航天产业集群,实现从"单星突破"到"群星共赢"的生态跃升。新任副董事长陈茂胜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卫星降本增效,创新遥感应用场景,打造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公司同步启动通信卫星布局,规划年产300颗卫星生产线。

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田志萍强调,将围绕空天地一体化发展,支持长光卫星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建设。省财政厅设立1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省产投集团作为最大股东,将通过增资扩股、组建商业航天基金等方式加速产业发展。在政策与创新双轮驱动下,吉林商业航天正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