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气象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气象卫星,具备全球观测能力,为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服务130多国。
爱达荷州土地局与OroraTech合作部署卫星野火探测系统,提供火灾位置、强度和蔓延预测,信息快速共享给消防员。
甲烷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25倍以上,农业和化石燃料是主要排放源。高光谱卫星技术能精准识别点源排放,助力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BlackSky与澳大利亚HEO扩展合同,以第二代卫星提供太空物体图像,助力太空域感知监测,利用卫星闲置时间服务客户。
投资者关注吉视传媒与长光卫星合作,询问是否服务雅江水电站,公司称双方聚焦卫星数据等领域合作。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论坛上,北物联商业航天专委会正式成立,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7月1日,美国环保协会宣布甲烷监测卫星MethaneSAT失联报废,该卫星耗资8800万美元,运行不到15个月。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TEMPO空气污染监测任务完成主要任务并延长至2026年,每小时提供北美空气质量数据,用于污染预警和事件跟踪。
济南作为全国首批碳监测试点城市,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掌握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推动发电企业碳交易及可再生能源建设,实现减排增效。
台风“蝴蝶”先后在海南和广东登陆,中国气象局利用卫星、雷达、无人机等协同观测,服务精准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