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孙泽洲表示,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寻找水资源支持星际探索,未来30至50年火星移民或可实现。
约克太空公司计划2025年为商业客户发射五次任务并执行美军机密实验,使用与太空部队同款卫星平台,强调商业能力满足国安需求,同时扩展制造能力。
商业航天推动火箭产业链发展,涵盖设计制造、发射运营及通信导航等应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驱动增长,未来聚焦低成本高效方向。
Intuitive Machines第二次月球任务着陆器侧翻月球表面,科学任务受阻但数据传输正常,传感器数据矛盾致方向不明,股价下跌20%。
阿丽亚娜6号火箭3月6日为法国军方成功发射CSO-3侦察卫星,计划2025年完成五次发射,包括亚马逊柯伊伯项目任务。
ULA总裁对火神火箭试飞异常表信心,称正等待美军认证,六枚生产中,固体助推器问题已测试解决。
2025年3月5日,装载着猎鹰9火箭B1086一级助推器残骸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无人驳船返回佛州卡纳维拉尔港。
贝索斯将亚马逊高压文化引入蓝色起源,通过裁员和延长工时加速追赶SpaceX,应对多年落后局面。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近日关闭旅行者1号宇宙射线实验,并将于3月24日停用旅行者2号粒子探测器。
我国正推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突破,航天科技与蓝箭航天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多款火箭今年将首飞,新一代载人火箭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