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毅力号火星车采集的火星样本中发现过去生命潜在证据,但NASA预算提案将取消样本返回地球计划。
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合肥开幕,星图测控加入相关学会,其专家作报告且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吴伟仁在深空探测会议上首次阐述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体系,涉及监测预警和在轨处置,天问二号2025年发射。
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证火星存在固态内核,揭示植物基因从头起源新机制,探月爱神任务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家利用“洞察”号数据证实火星存在固态内核,半径约600千米,成果发表于《自然》。
前NASA局长Bridenstine称,NASA选择SpaceX星际飞船的复杂架构可能导致美国无法在中国之前登月,听证会担忧太空竞赛落后。
俄罗斯积极发展深空探测,规划月球火星任务,中俄加强合作推动构建外空人类命运共同体。
60多年来国际行星探测任务成功率提升,未来5年火星探测受关注;我国推进“天问”系列,还分析了行星探测轨控技术及难点。
嫦娥六号样品揭示月球休眠期火山喷发热驱动机制,源于浅部月幔熔融,并发现正背面月幔组成差异。
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正突破飞行、着陆及返回三大技术难关,各系统研制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