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宣布“星舰”拟2026年底携人形机器人登陆火星,载人任务或于2029年实施,近期试飞曾失联。
中国开放天问三号火星样本返回任务国际合作,拟2028年底发射,旨在探测火星生命痕迹。
NASA阿尔忒弥斯II任务宇航员讨论2025年载人绕月计划,将探索月球并为火星任务奠基,同时公开征集零重力设计至5月27日。
特朗普改口称火星任务非首要任务,NASA科学预算或减半引担忧,载人登陆技术难题及发射窗口限制仍存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孙泽洲表示,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寻找水资源支持星际探索,未来30至50年火星移民或可实现。
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此前已通过天问一号完成探测,新任务面临重力、气动等新挑战。
NASA裁员10%,受预算削减冲击,阿尔忒弥斯计划及火星采样任务或受影响。
中国科学家基于“祝融号”数据,首次在火星中低纬度发现古海洋沉积层,证实火星曾存在宜居环境,为星际移民提供新依据。
NASA木卫二快船3月1日将借火星引力调整轨道,测试设备并为后续地球弹弓加速及2030年抵达木星铺路。
马斯克建议NASA两年内让国际空间站脱轨以专注火星任务,或加剧与航天局及行业关系紧张,并影响轨道持续存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