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三号天鹊发动机第100台下线,我国商业航天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可回收火箭技术及3D打印缩短制造周期。
长征系列火箭YF-75氢氧发动机完成第400台试车,试验速度不断刷新,创下我国氢氧发动机多项新纪录。
我国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YF-102V发动机通过验证,预计今年首飞。
雷神子公司与美防部完成旋转爆震发动机测试,拟用于下一代防区外导弹对抗四代战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901试车台完成第500次试车,通过“物理+数字”双平台提升试验效率,试验周期缩短至2天。
华盛顿初创公司Ursa Major加速研发Draper液体火箭发动机,获美军方支持,计划用于下一代导弹防御及高超音速武器,已完成地面测试并筹备飞行试验。
北京时间2月11日17时30分,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下称:长八改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下称:航天科技六院)研制的新型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YF-75DA同步完成首飞,为液体动力家族再添一员“猛将”。
美国空军向Sierra Space追加1600万美元合同,支持其VR35K-A火箭发动机测试开发,该发动机将用于军事及商业航天任务。
1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抱龙峪试验区首次实现液氧煤油发动机工艺验收试车“一日三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发动机适应批产交付的试验验证能力再获提升,有力支撑更高频次的发射任务。实现两型液氧煤油发动机“一日三试”尚属国内首次。
英国Reaction Engines公司已申请破产,该公司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太空飞机和其他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制空气火箭呼吸发动机。在筹集额外资金的尝试失败后,该公司于10月31日正式进入管理程序,这是英国法律规定的一个允许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进行重组或清算的程序。